经过各级干部群众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环县累计修建梯田114.5万亩,人均超过3亩。2010年,环县粮食总产量10332万公斤,其中平田产量8000万公斤。依靠梯田建设,县上用三分之一的平田拿回来了五分之四的粮食。目前,全县以梯田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面积达到百万亩,适宜农业机械耕作生产的土地90%都是梯田。梯田,被环县农民视为“命根子”、“金饭碗”。群众深有感触地说,攒金攒银,不如把地推平!5月26日,记者在环县老虎沟流域采访时看到,梯田建设依然如火如荼,昔日的“滚牛洼”如今变成了“饭碗田”,耕地条件的改变正在催生环县农村经济一场革命性变化。
环县生态环境恶劣,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山童土燥的耕地状况,使得环县群众长期以来养成了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农业结构调整慢、农民收入增长慢、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环县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把梯田建设作为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毛井乡农民陈连平一家6口人,山、峁、梁都有他家的耕地,一年少说也种几十亩庄稼,可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还经常为口粮发愁。村上开始修梯田时,国家投资了一大部分,他自己再筹了2550元,把自家山上15亩承包地全部修成了梯田,并在县上的扶持下,全部种上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经过几年的时间,家里日子大变样,不仅买了农用车,还把家里几只窑洞全部翻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环县在梯田建设中,同时配套田间道路、主干土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耕作和出行。虎洞乡党委书记杨贵银对记者说,如果一个村上实施了梯田建设项目,不出一个月,群众就会买回好几台农业机械,而且搞贩运的、养殖的、新品种种植的人明显增多,群众增收的路子比以前宽多了。玉米、洋芋的全膜双垄沟播等新技术迅速推广开来,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梯田建设激发了全县各级干群抓农村经济的热情,也掀起了环县改善耕地条件、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等工作的高潮。环县水保局局长张佩旺介绍,2010年,省上下达环县梯田建设任务10.05万亩,而环县完成了13.1万亩,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今年,环县老虎沟流域被确定为国家坡耕地治理试点项目区,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规划新修梯田2万亩,造林1万亩,种草3000亩,封禁治理1.9万亩,新建水窖60眼,新修砂石路18公里,主干土路32公里,配套田间道路20公里,项目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多年的实践证明,“修梯田、增产量,打水窖、抗干旱,铺地膜、促增收,多种草、发羊财”已成为环县群众的共识和干旱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