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保障市民“菜篮子” 丰实农民“钱袋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3  浏览次数:8694
内容摘要:“‘菜篮子’工程必须从市场出发,然后回归市场,彻底改变‘种什么卖什么’的传统方式。无公害‘大地菜’,就是眉山在满足市场消费者、基地生产者及产业组织者等多方市场主体,大力开发的拳头产品。”眉山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黄跃告诉记者,2005年起,眉山市

  近年来,眉山市坚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上图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云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冷保云正在基地采摘葫芦瓜。 喻 剑 姚永亮供图

  左图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锦江乡正华村菜农在采摘苦瓜。

  喻 剑 李 成供图

  四川地处西南内陆,蔬菜品种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四川蔬菜以露地生产、水旱轮作为主,生产的“大地菜”具有天然、生态、优质的特点。目前,四川是全国重要的蔬菜主产区、“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

  据四川省农业厅统计,2010年,四川外调蔬菜近1000万吨,主要销往甘肃宁夏、青海、陕西重庆和西藏等地。2010年,四川省蔬菜种植的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21%、32%和189%。目前,四川常年菜地面积达400多万亩,水旱轮作面积达690万亩,连片规模发展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记者踏访成都平原,采访蔬菜生产大市——四川省眉山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

  驱车沿着青衣江岸行驶,平畴沃野间,不时闪现菜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纵横田园的乡镇公路上,卡车满载时鲜蔬菜列队疾驰……建好农村的“菜园子”,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丰实农民的“钱袋子”,成为四川省眉山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真实写照。

  “菜园子”直供“菜篮子”

  在眉山市尚义镇全意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两辆成都牌照的卡车停在菜地一侧。绿油油的菜地里,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打捆、装筐。不一会儿,还带着露水的葫芦瓜、西红柿、辣椒、莴笋等蔬菜就装满了整整两大车。

  “1个小时后,这两大车蔬菜就能运到成都的红旗连锁超市,中午就能上到成都市民的餐桌。”眉山市东坡区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宁福安乐呵呵告诉记者。

  宁福安2007年创办了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今有社员600多人,成片种植“大地菜”9000多亩,通过“农超对接”,直销眉山市中心城区和成都的各大超市。

  和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一样,眉山市与成都实现“农超对接”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达20个。

  作为四川最具露地栽培自然优势的蔬菜主产区之一,眉山本地生产的“大地菜”天然、生态、优质,广受市场欢迎。2010年,眉山市生产鲜销蔬菜205万吨,除保障本市100多万城镇人口的蔬菜供应外,还配送成都市场30多万吨,外调重庆等大中城市40多万吨。

  “让‘菜地’直通市民‘餐桌’,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眉山蔬菜的这种销售模式,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和接受。”眉山市商务局局长罗瑞说。

  4月15日下午,眉山市苏南市场熙熙攘攘。一辆辆来自成都及眉山各区县的大卡车、三轮小货车排成长队,从市场三道大门进进出出,车上满载着当天采摘的各类新鲜蔬菜。

  这里是眉山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本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户每天会将新鲜蔬菜运至市场集散,批发给各地客户。市场管理人员介绍,苏南市场每天新鲜蔬菜销售量超过1000吨。

  记者看到,当天的尖椒、番茄、苦瓜的批发价分别为2元、2.2元、2.8元,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目前眉山已建成153个农贸市场,覆盖了市区和全市主要乡镇,不仅保证了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满足日常消费需求,而且通过“菜园子”直供“菜篮子”,切实从流通环节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

  “菜篮子”充实“钱袋子”

  在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万亩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一个个长70多米、宽8米的蔬菜大棚连接成片,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这400多亩蔬菜地,种好了亩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四季蔬菜不仅进超市,销往成都、重庆、西藏等地,多余的还可以卖给本地的泡菜企业,根本不愁销路!”基地菜农赵英富信心满满。

  赵英富本是东坡区太和镇仙桥村村民,去年夫妇俩到东坡区三苏乡通过土地流转成片种植400多亩蔬菜,并在三苏乡成立了英富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大量农户发展优质蔬菜。

  “‘菜园子’既是城市的‘菜篮子’,更是农民的‘钱袋子’。”眉山市市长李静说。近年来,眉山市坚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走产业化推进,集群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科技化提升,社会化服务之路,‘小菜’已经成为关系民生的大产业。”

  充实农民的“钱袋子”,眉山市一方面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市”要求,从源头抓起,实现蔬菜标准化、原生态种植,通过苗种工厂化集约繁育引领蔬菜新品种推广和结构调整,普及“三诱”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和推广“带动主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业主大户、营销经纪人)+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技术培训和市场对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作为蔬菜主产区,菜农最担心的莫过于成熟的蔬菜滞销,造成蔬菜“烂市”。“眉山近10年没有出现过‘卖菜难’,另一个重要原因得力于以泡菜加工为主的蔬菜加工业的发展。”李静说。2010年,眉山市蔬菜加工量达85万吨,占四川省的59%,泡菜产值超过40亿元。

  据悉,眉山市现已形成6个区县城郊乡镇和岷江沿岸乡镇城市鲜销蔬菜、水旱轮作区与部分丘陵区泡菜原料蔬菜、洪雅—丹棱—青神绿色生态高端蔬菜等三大生产集中区。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80多万亩,另有稻菜轮作区30万亩。在眉山,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菜篮子”充实了“钱袋子”,菜农收入逐年稳步增长。

  “无公害”生产“大地菜”

  走进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只见一望无垠的万亩豇豆地里,挂在菜架、电杆和树桩上的生物灭蝇灯凌空摇曳。

  岳营村党支部书记谌志斌告诉记者,豇豆基地在2006年就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病虫害防治全部采用光诱频振杀虫灯、色诱黄粘板、性诱剂诱捕器。“我们基地生产的蔬菜绿色无污染,市场卖价不低,但一点也不愁销路。不仅留住一批‘回头客’,现在重庆来人来电订货的也多起来。”谌志斌自豪地说。 “因为不用农药节省了开支,再加上市场销售情况逐年看好,两项加起来,一亩菜至少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现在每亩菜地年纯收入都保持在5000元以上。”

  岳营村豇豆基地的发展,只是眉山市抓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缩影。

  “‘菜篮子’工程必须从市场出发,然后回归市场,彻底改变‘种什么卖什么’的传统方式。无公害‘大地菜’,就是眉山在满足市场消费者、基地生产者及产业组织者等多方市场主体,大力开发的拳头产品。”眉山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黄跃告诉记者,2005年起,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农业拳头产品产业化发展战略,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整体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市”。

  眉山市以蔬菜、茶叶、水果等3个大宗产品为重点,整体强制性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陆续制定施行了市、县级地方农业标准79项,建成农产品标准体系10个,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蔬菜生产经营标准体系与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眉山市还斥资近千万元建成四川省一流的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了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机制,实现市域监测全覆盖、生产流通过程监测全覆盖、农药生产和经销企业监控全覆盖、例检和抽检常态化。

  “近几年在全国历次监测中,眉山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均达到100%。”眉山市农业局局长王志敏说,截至目前,眉山蔬菜产业共有70个绿色食品,24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农产品7个,5个中国驰名商标。截至2010年底,眉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已达88万多亩,所辖6个区县全部创建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区)”,眉山市也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市”。

  据悉,“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将建设18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6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全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达150个以上,完成全省21个市州级和128个县级质检中心(站)建设,形成高效的农产品质检体系,确保全省“菜篮子”的安全。

  目前,四川省主要蔬菜产区已经全面禁止了高毒农药的销售,其他地区做到高毒农药销售100%可追溯来源和100%质量保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保障市民“菜篮子” 丰实农民“钱袋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03/541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