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试验16年 老农育出“黑色粮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3  浏览次数:8941
内容摘要:昨日上午,在坡底村一片收获在即的麦田里,屈耀锋摘下一棵饱满的麦穗捧在手心,“再过十几天就要丰收了,村民们忙了一季,粮食打了对大家是个交代。地里的这些麦子从表面看,与普通小麦没啥区别,产量和种植方法也和普通小麦一样,但它磨出来的面粉是黑色的

  本报咸阳讯:花费16年心血,67岁的武功县武功镇坡底村村民屈耀锋,实现了他51岁时立志要实现的梦想。如今,武功镇200多农户,靠种植屈耀锋培育出的黑小麦,收入比往年提高了4成。

  售价比普通小麦高四成

  昨日上午,在坡底村一片收获在即的麦田里,屈耀锋摘下一棵饱满的麦穗捧在手心,“再过十几天就要丰收了,村民们忙了一季,粮食打了对大家是个交代。地里的这些麦子从表面看,与普通小麦没啥区别,产量和种植方法也和普通小麦一样,但它磨出来的面粉是黑色的,其中所含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明显高于普通小麦。正因为此,它在市场上的收购价要比普通小麦高40%-50%。”

  只有初中文化的屈耀锋,被坡底村的村民们尊称为“屈研究员”。上世纪60年代末,屈耀锋在原坡底村大队农业试验站任技术员,从那时起,他对农业新产品培育产生了浓厚兴趣。从那以后,他一直坚持自学各种遗传育种学、小麦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土壤肥料学等方面的知识。

  16年没给自己放一天假

  1995年,屈耀锋看到一些关于黑色食品营养价值高而备受青睐的报道。“我那时想,咱老陕喜欢吃面,能不能培育出一种黑小麦,让大家在吃面的同时,吃出健康。现代农业大量应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已经有很多食品危害,黑色食品可增强人们身体免疫功能,结合我多年所积累的育种知识,我觉得我的想法一定能实现。”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屈耀锋的黑小麦研发一开始就面临无经费、无人帮助的局面。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屈耀锋靠向亲戚朋友借贷,动员全家人,在自己责任田里开始了自己的试验。

  屈耀锋说:“这16年来,我没给自己放一天假。黑小麦的育种播种、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收获、种子晾晒保管,都必须按时规范化操作实施,不能出一点差错。早几年培育出的黑小麦,亩产只有四五百斤,比大田推广的白小麦产量低40%。如果靠这样的产量,农民种植不增收,企业深加工经济效益低,消费者购买价格也高。”

  儿子屈国荣说:“父亲有时候半夜醒来都会跑到地里去。经过多次人工有性杂交。”

  当地已有200户种了黑小麦

  屈耀锋还培育出了绿小麦、黑冬谷等新品种。经省农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试,新品种中所含各种微量元素,大大超过普通的小麦和谷物。今年,坡地村及附近两个村庄,有200多农户种植了400亩黑小麦。村民张坪说:“这些黑小麦全签了销售合同,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40%,现在就等着过几天收割了。”

  身体微胖、肤色黝黑的屈耀锋,看上去身体非常硬朗,他说,“我虽然穷,但我却活得很充实,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想不完的问题。看到黑小麦给周围村民带来实惠,我觉得很满足。以后,我还想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农作物品种,让更多农民增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试验16年 老农育出“黑色粮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03/54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