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商河:农机互助合作社引领农业机械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2  浏览次数:8601
内容摘要: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商河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商河县多措并举推进农业机械化,他们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补贴的契机,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举办农机手培训班,提高操作水平。在此基

    中国经济网济南6月2日讯:山东商河县贾庄镇西万坊村村民万兴民联合四里八乡的二十几户农民,以农机、技术、资金、场地等形式入股,组建了大昌农机互助合作社,合作社现拥有各类大型农机近20部,每年“三夏”生产期间,他们都要到河南河北等地开展跨区作业,一个月下来,每台大型农机纯收入两万多元。万兴民乐呵呵的说:“俺们联合起来成立互助合作社,既发挥了农机最大效益,增加了收入,也规范了农机的保养和检修,提高了农机寿命。”据商河县农机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像万兴民这样的农机互助合作社,目前商河县有15家,全县各类农机也达到8万多台(套),小麦机收率高达99%。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商河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商河县多措并举推进农业机械化,他们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补贴的契机,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举办农机手培训班,提高操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如何发挥农机的最大效益,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该县通过多方考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决定引导农民依托农机大户联合广大农机户以农机、技术、资金、场地等入股的形式,组建农机互助合作社。合作社对入社的农机实行“统一保养、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检修、统一存放”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农忙时集体作业,盈利后按股份红。县农机部门及时搞好跟踪服务,为合作社提供作业信息,开通服务电话,并在主要干道交汇处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农机互助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短短两三年就达到15家,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也达到88万千瓦。农机互助合作社成为农民靠农机增收致富的载体。西万坊村民万兴明每年麦收时带着自己的农用三轮车入股,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大昌农机互助合作社打工7天,就纯赚到2000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机部门的大力扶持,商河县农机互助专业合作社运作更规范,服务更细化。玉皇庙镇许寺村民许克军成立的腾飞农机互助合作社细化了运营规则,公开服务承诺,实行收、扶、耕、播一条龙服务。老许拍着胸膛说:“只要村民一个电话,合作社就服务到家。”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腾飞农机互助合作社不仅能收粮、耕地、整地、播种,还把化肥、农药等农资免费送到地头,村民只要备好良种,就能完成收种整个过程,村民别提多省心省劲了。农机互助合作社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土地代管,合作社成为“土地保姆”和“土地管家”;一方面也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为外出务工的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农忙时节安心在外打工,再也不用来回往返回家忙农活了。许寺村民许秀刚两口子在淄博干装修行当六年多了,一个月两人能挣5000多元,可一到麦收时他们就“头疼”加“心疼”,头疼的是家里的9亩小麦,心疼的是麦收时工资比平时要高出50元,两个人一天就多挣100元啊。腾飞农机互助合作社帮了他的大忙,以前在家里一个月忙完的农活,现在淄博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许秀刚美滋滋的说:“有了合作社,打工真省心!”据了解,一台大型机械可代替200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商河全县3000多台(套)大型机械就能代替60万个工,仅此一项,就能帮助农民增加劳务收入6000万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商河:农机互助合作社引领农业机械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02/51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