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拥有丰富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和发展养禽业的自然条件,以及农民饲养家禽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州内形成的优质家禽品种有:云龙矮脚鸡、无量山乌骨鸡和云南鹅,并分别于2006、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资源,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一、慨况
(一)养禽业现状:全州有一定规模的种禽生产场有2家。大理市种鸡场:种禽存栏5万套,年提供种苗约300万只。无量山乌骨鸡中华山种鸡场:现饲养种鸡1000羽,年可提供4万羽鸡苗。2009年,全州家禽存栏1066.9万只,出栏禽1558.6万只。年产禽蛋1.9万吨,年产禽肉3万吨。全州外销(销往州外)活禽200万只,收入1亿元。全州家禽存栏中,鸡存栏1030.6万只、出栏1512.4万只,鸡肉产量2.9万吨;鸭存栏25万只、出栏32.7万只,鸭肉产量0.07万吨;鹅存栏11.3万只、出栏13.4万只,鹅肉产量0.03万吨。
(二)优质禽产业现状:我州的优质家禽主要有无量山乌骨鸡、云龙矮脚鸡、云南鹅。
1.无量山乌骨鸡:无量山乌骨鸡2009年存栏60万只,在南涧、巍山均有分布。该品种体型大、耐粗饲、抗病力强,对饲料要求不高,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肉质细嫩、香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征,据抽样分析,该品种肉鸡蛋白质含量高达25.54%,比其它品种高4?6个百分点,脂肪含量仅0.28%,比其它品种低0.5?0.7个百分点,钙含量为131.51(毫克/克),比其它品种高10?30(毫克/克),磷含量为0.4%,比其它品种高10?20个百分点,必需氨基酸含量30.759%,比其它品种高10?15个百分点,总氨基酸含量为79.262%,比其它品种高20?35个百分点。无量山乌骨鸡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是人类摄取高蛋白食品的理想来源。如配合木瓜、草果烹饪,具有去风湿、生律、壮阳补肾,配合枸杞、三七等更具滋补作用。由于以上的优良特征,无量山乌骨鸡在商品鸡类中独占鳌头,市场价每公斤比其它品种高4元左右,成为肉鸡市场上的抢手货。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一般成年鸡体重为1.6?2.8公斤,年产蛋200?250枚。
2.云龙矮脚鸡:属蛋肉兼用型,是一古老珍稀的禽种,具有抗病力强,产蛋力高、肉质鲜嫩、性情温顺、对恶劣气候环境和粗放饲养管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特点,是云龙县重要的禽种资源,是宝贵的矮脚鸡基因库。据统计云龙矮脚鸡2004年全县存栏1.5万只,分布于全县十二个乡镇,中心产地为旧州、果郎、长新、检槽、漕涧五个乡镇。云龙矮脚鸡体型较小,体躯匀称,近似椭圆形。冠型单冠,冠、肉髯紫红色,冠齿单数,耳绿色,虹彩黄色,喙形多为钩。公鸡羽色以赤黄为主,部份白羽,母鸡羽色麻黄。无凤头,无胡须,无丝羽,无腹褶,公鸡五爪,母鸡四爪。云龙矮脚鸡胫短,肉色黑色,胫、喙及皮肤灰黑色。
成年公鸡体重1.92Kg;成年母鸡体重1.37Kg。云龙矮脚鸡开产日龄210-240天,年平均产蛋213枚。开产蛋重50克,平均蛋重53.8克。种蛋受精率92%。受精蛋孵化率95.8%,平均育雏成活率86.9%。云龙矮脚鸡有就巢性,占群体总数的83%。
3.云南鹅:据史料查证,云南回族人民开始养鹅是于十三世纪,1263年由回族纥氏驯养鹅,迄今已有年的历史。云南鹅的中心主产区主要是曲硐、厂街、龙街、龙门等回族聚居乡镇。
云南鹅体型中等,有白鹅、灰鹅、花鹅三种羽色,以白色居多。虹彩多呈黄色,少数呈蓝灰色、褐色。皮肤呈白色。白鹅全身羽毛白色,喙、肉瘤、胫、蹼为橘黄色;灰鹅颈背自头部至颈基部有一条灰褐色鬃状羽带,颈腹面、两侧及腹部羽毛为灰白色,胸、大腿外侧羽毛为浅灰色,主翼羽、背羽、尾羽为灰色,喙、肉瘤为黑色,胫、蹼为灰黄色。雏鹅羽色为淡黄色或灰色。
成年公鹅平均体重3.6-5.0kg,成年母鹅平均体重3.6-4.6kg,“填鹅”一般体重均在6kg以上。繁殖季节多集中在3-4、9-10、12-1月三个时间段内。开产日龄285~315天,成年母鹅平均产卵20-25枚,平均蛋重130-150g。云南鹅平均屠宰率85-92%。云南鹅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脂肪多,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等优点。
二、存在的问题
大理州是家禽饲养大州,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外省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种禽体系
1.种禽场规模小,供种能力不强:种禽场规模小,仅满足于局部地区的供种,对外服务能力有限。
2.种禽体系残缺,质量有待提高:全州种禽以良种蛋鸡、肉鸡(国外品种)为主;种禽场因不能及时更新和淘汰、过度利用等普遍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
3.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利用不够:地方家禽品种的保护、选育开发严重滞后。为了解决地方家禽增重慢、繁殖性能差、个体大小不均匀等问题,近年来我州进行了一些地方家禽品种的选育工作,但由于选育工作所需时间长,以及资金短缺等原因,大多数地方家禽品种仍处于“原始”状态。目前农村优质鸡生产,主要还是地方家禽品种的简单利用,没有发挥优质产品生产潜能。
(二)养殖规模
1.产品区域优势不明显:我州家禽生产虽然正在逐渐形成一定的区域产品优势,但进程缓慢。目前大理、祥云等地蛋鸡、肉鸡生产较有名气,有较大的产品优势,优质肉鹅在云南有些区域产品,但都没有连续供货能力。
2.养殖规模较小:州内局部地区新兴的养殖规模在发展,但都不大,尤其是新型的小区养殖模式还很少。
3.疫病
我州家禽业最大的疫病威胁主要是鸡新城疫、禽流感,其次是免疫抑制综合征。为此应采取加强监测,制定应急预案,统防统治等措施,这是我州养禽业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发展思路
我州禽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在稳定良种家禽繁育推广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家禽品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优良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组织无公害绿色禽产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经营,并利用我州在省内具有交通枢纽的优势,把大理优质禽产品推向省内、国内外市场。例如市场对乌骨鸡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每公斤价高于一般肉鸡4元左右,因此群众饲养量剧增,已形成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产业调整中的一大发展优势,因此必须加大良种选育,提高群体质量和商品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贫困山区群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烤烟“双控”后,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来源的替补产业,发展养鸡业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可在千家万户中操作,投资少、饲养周期短、见效快,是农村和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是一条振兴山区民族经济的捷径。具体发展思路是:
1.实施优质化战略,开发名优家禽:我州丰富的地方家禽品种为今后优质肉禽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因此应重视地方优质土鸡的保护与利用,采取提纯复壮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优质地方家禽本品种选育步伐,生产品质高、风味好的禽产品。近几年,大路货禽产品(良种鸡蛋、快速肉鸡)供求趋于平衡,优质禽产品(土鸡、土蛋、珍禽)稳步上升,消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只有坚持优质化的发展思路,才能开辟我州家禽发展的新途径。
2.实施产业化战略,改良运行模式:一是加快优质家禽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优势区域的形成,突出区域经济优势。二是搞好品牌策划和产品营销,提高大理家禽品牌(品种、产品)的知名度。三是积极培育家禽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四是推进饲养新体制。实行“龙头+基地+禽场”的运行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3.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我州禽产品质量的必经之路。一是积极开展家禽产品质量认证,着力推进无公害家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全面执行品种、饲料、饮水、防疫、设备等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加强投入品的监管和控制,如疫苗质量、饲料品质、药物残留控制、鸡粪处理等。三是建立疫病监测和产品检测体系,对于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禽产品进行抽检。四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法规,做到严格执法、严格管理。
4.实施外向化战略,参与省内、国内市场竞争:立足本地,拓展市场,向外发展。一是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条件生产出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取较高的价值。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合资、独资、合作开发家禽产业。三是巩固和扩大传统出口渠道(如云南鹅肥肝曾出口法国等欧美地区),努力扩大出口份额。四是发挥我州家禽种质资源独特(乌鸡)的优势,以“优质、安全、美味、保键”的特色领取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二)建议
1.适应市场需求,建立种禽新体系:我州的外来良种优先发展商品代、父母代生产,根据需要发展祖代、曾祖代等,政府只帮助规范和引导,稳定良种禽的繁育推广,控制良种禽的发展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提高良种蛋鸡、良种肉鸡的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地方品种可以边保护边开发,采取祖代保护、父母代开发的方式,缩短时间,供应市场,政府可采取鼓励、扶持和引导等措施,改变外来良种蛋鸡、快速肉鸡的市场主导地位,扩大地方禽品种进入市场的份额。
2.加大地方品种保护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地方禽种资源:优质地方土鸡以肉质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占据优势地位,一直深受市场的欢迎,对优质土鸡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我州土鸡约占鸡饲养总量的40%,但传统的土鸡品种,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生产性能偏低、群内个体间差异大、饲养成本高,不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因此必须对地方品种进行保护,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
目前,全州地方优质鸡品种如无量山乌骨鸡、云龙矮脚鸡、云南鹅等应做好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使这些优良的地方禽种成为我州优质禽产品生产主体,形成优质拳头产品,并参与省内、国内新一轮优质禽种的市场竞争。
3.发展小区养殖,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饲养小区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促进生产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快饲养小区的建设,以饲养小区为载体,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禽产品质量,提高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现在城乡膳食消费结构进入转型期,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趋向营养、卫生、新鲜、美味,分割产品、低温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禽产品日益受到青睐,这为禽产品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加快饲养小区建设,首先应大力开展引资、融资工作,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二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开展培训,抓好技术推广;三是大力抓好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畜牧兽医基层站建设,为饲养小区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
4.加快禽产品流通,做好养禽业服务:首先应建立优质禽产品批发市场,在主产区特色显著的地方建立优质禽产品集散地和批发市场,促进禽产品的流通和辐射。其次要抓好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完善各级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抓好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从畜舍、品种、饲料、兽药投入品、疫病防治到畜产品检疫检验,及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建立和实施畜产品监测制度。同时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切实抓一批禽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提高我州禽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