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阳市农牧部门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庆阳市生态市建设重点建设达标阶段实施方案》、《2011年生态市建设工作计划》及全市“九城同创”广播电视动员大会有关精神要求,高度重视生态市创建工作,制定了《庆阳市循环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庆阳市农村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意见。今年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结合全市实施方案对全年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下发了2011年农牧业工作计划,各县区及实施相关单位按照市上统一部要求积极强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高效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加大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力度,农业产业布局得到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畜、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山地全膜玉米”的产业格局。在种植业内部,不断优化种植布局,改革种植模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2010年,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41%,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去年11月份以来,全市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2-6成,旱情比较严重。对此,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抗旱。春灌期间,全市共投入灌溉资金340.68万元,清淤渠道178公里,维修渠道14.8公里;维修各类建筑物214间、泵站100处、机井80眼、检修机电设备168台(套)、喷灌机230台、群众投劳3.03万人(次)。共完成灌溉面积15.31万亩,其中麦田11.49万亩,经济作物3.82万亩。在抗旱生产中,各级农技部门积极指导农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灌溉取水1201.9万立方米,实际用量为601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三是重视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庆阳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900万亩以上,每年生产秸秆340万吨,近年来,通过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果渣、果壳堆沤发酵养畜、生产食用菌,秸秆利用率不断提高。2010年,秸秆年实际加工处理利用305.36万吨(青贮玉米秸秆148.89万吨,秸秆能源化利用98.77万吨,秸秆肥料化利用25万吨,秸秆造纸27.7万吨,生产可降解包装材料及可降解一次性餐具利用5万吨),利用率达到88%。建成废旧农膜加工利用企业和初级加工厂18户,建成废旧农膜回收站68个、回收专业合作社2个,今年共组织回收废旧农膜0.78万吨,加工利用废旧农膜0.65万吨。四是突出农村能源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草畜产业作为庆阳市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肉牛、肉绒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49万头、223万只和73万头,每年产生近550万吨的畜禽粪便。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庆阳市规模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3%。全市共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2万座,县级服务站1处,乡村级服务网点410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6处,大中型沼气工程4处,年处理畜禽粪便达到50万吨,占畜禽粪便总量的10%。通过堆积发酵后形成优质的有机肥施于农田,可降低农民的生产性支出,农家肥利用可占畜禽粪便总量的65%;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施于菜棚增产增收,这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前景广阔。西峰区建成鸡粪发酵制作有机肥,主要销往外地,宁县兴旺牧业利用奶牛场粪便养殖蚯蚓,年产蚯蚓高效肥10吨,经济又环保。五是加大集约技术推广力度,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得到控制。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积极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农药施用强度不断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减轻。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25个,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35个,种植面积达到109.9万亩。根据计算,春播期间全市化肥使用量约为14.72万吨、其中氮肥8.3万吨、磷肥6.2万吨、钾肥0.6万吨,化肥使用强度约为每公顷81.03公斤;农药用量折纯药102.5吨,耕地农药用量平均每公顷0.23公斤,被防治的农作物农药用量为每公顷0.43公斤。
今后一个时期,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节本增效为重点,以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产业为主导,以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农业副产品的再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为方向,把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的始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加快生态高效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实施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农业加工副产品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等5大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