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省达州市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31  浏览次数:81015
内容摘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贸市场作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是农民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从2009年开始达州市采取政府规划、财政扶持、企业投入等办法,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2010年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03个,今年安

  近年来,达州市大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和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开展“放心肉”体系、标准化菜市场等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推动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支撑,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农超对接”为创新模式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流通合作组织,个体运销户和农村经纪人为主力军的流通主体多元化格局。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效明显。达州市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起步晚,特别是缺少大型批 市场的支撑,影响了农产品流通。通过近几年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明显加快,全市已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经营面积1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近8000人,2010年农产品交易量230万吨,实现交易额28亿元。塔沱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66亩,经营面积4万平方米,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发展,市场实现了重大升级,成为国家“双百市场”,2010年实现交易额23.8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和带动就业7000人,农副产品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市场辐射川渝鄂陕结合部12个地区,是秦巴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实践证明,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强大的集散和福射功能,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支撑,对于调整和平抑市场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及救灾应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贸市场作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是农民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从2009年开始达州市采取政府规划、财政扶持、企业投入等办法,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2010年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03个,今年安排改造80个,到“十二五”未,完成对现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现乡乡有农贸市场。目前,全市共有农贸市场218个(其中乡镇农贸市场173个),经营面积14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 41100人,2010年交易量54.5万吨,实现交易额37.4亿元,缴纳税金2770万元。

  三、“农超对接”初见成效。达州市农超对接试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超市+合作社+农户”的主要方式和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动,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去年,组织全市40家流通企业和批发市场近20家加工企业与近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活动,签定了长期购销合同,建立起了鲜活农产品直采基地、超市和专业合作社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超市、农民、消费者多方共赢,对推动商业发展、稳定物价、农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至2010年底,全市30多家零售企业不同程序地开展了农超对接,对接农民专业全作社47个,带动农户9300户,带动基地农民户均增收320元。2010年全市零售企业对接农产品基地面积12900亩,从对接基地直采鲜活农产品1500万公斤。许多超市在进场费、中长期、产品宣传、培育品牌等方面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并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引导合作社按市场需求组织农户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和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基地发展。

  同时,达州市农产品流通体系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产品流通主体严重缺失。除少数粮油流通企业外,达州市农产品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流通基础脆弱,市场规模偏小、档次偏低、配套设施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滞后、交易方式陈旧、政策扶持不够,极大地制约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三是农产品流通行业盈利水平低。全市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微利的2个,亏损的3个;城乡农贸市场处于亏损状态的占62%,基本持平的近 30%,微利的不到10%。由于行业效益不佳,企业无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缺乏更新改造的积累,导致基础投入不够,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个别市场出现了萎缩趋势。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四川省达州市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31/490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