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要不是电业局为咱保电,及时给稻田灌了头遍水,今年的水稻不知要减产多少!”5月25日,在喷涌灌溉农田的排灌机井前,村民李老汉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黑龙江省伊春铁力市,地处小兴安岭南麓,黑龙江腹地,是珍稀树种“红松”的故乡。近年来,铁力市依托优良的自然条件,确定了“打绿色牌,发展高效农业”的发展之路,区域内的水田数量不断激增,绿色水稻标准化基地面积达30万亩,涉及农户1.5万户,在伊春电业局铁力供电局的供电区域内,共有农业排灌机井1500多眼,因这些机井台区都在野外,又是季节性使用,为防止被盗,在每年机井停运后拆回,第二年春季农业排灌前恢复。为了确保农业排灌机井都能及时投运,该局每年都要克服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主动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帮助农民恢复机井用电。在2011年机井恢复动员大会上,该局打出了“一切为了农民、为了农民的一切”的鲜明旗帜。
入春以来,铁力地区仅下了几场零星的小雨,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减少很多,抗旱形势非常严峻,铁力供电局为供电区水田灌溉及时开辟了绿色保电通道,抽调人员成立抗旱保电应急分队,与“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起行动起来,顶着烈日、风尘,为农户服务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恢复机井用电。他们边宣传、边服务,哪里需要用电,哪里就有员工的身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国家电网的良好形象与口碑。 “有电力为我们护航,今年的旱情再严重我们也能战胜” ,农民王占喜信心百倍。
针对小兴安岭地区农户的不同需求,铁力供电局及时推出了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让“三农”真实感受到优质服务带来的实惠。铁力市双丰镇是以绿色优质水稻、大豆和畜牧产品为主体农业产业经济的大镇,以双丰镇浸油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是国家级绿色食品)、九泉河精制米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米业集团闻名遐迩。但是该镇和平村灌溉问题却成了一直制约着和平村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个村于坦屯150户农民的350公顷土地完全靠柴油机提水灌溉,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也成为困扰市镇两级政府头疼多年的大事。铁力供电局主动服务,利用农网改造资金60万元,为和平村架设了一条灌渠高压线,彻底改变了这一灌渠柴油机提水灌溉的历史。
据了解,按照当前柴油的市场价格计算,高压线路架设前,农民一垧土地使用柴油机提水、成本为2300元,而该工程启用后,实现电力灌溉一垧地的用电成本仅为600元,所以仅这一项一垧地每年就可以为农民节约成本1700元,农民致富增收找到了新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