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河北衡水市农信联社以贷款投向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30  浏览次数:8811
内容摘要:“两白”是冀州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又一增长点。崔玉鹏对此介绍说:“我们为支持棉花生产,开办了皮棉仓单质押贷款,即棉商把自己的棉包存储于规定的仓储机构,仓储机构为其开具仓单,棉商以仓单作为质物申请贷款,贷款归还后,联社为其释放仓单,棉商持释放仓

    一缕灿烂的“阳光”,不离不弃,始终照射在农户心上,使他们养的奶牛更壮,种的辣椒更红、棉花更白、蔬菜更绿……河北省衡水市农信联社在省联社统一部署的“农信进万家”活动中,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如同阳光般照射到了衡水的每一个地方,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释放出最大的热量和能量。

    “作为农业大市,‘三农’经济是衡水市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村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河北省衡水市农信联社副主任崔玉鹏近日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肩负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衡水市农信联社以贷款投向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他们在全市筛选出1500多家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对症下药,为农业产业的提升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红+两白” 半壁江山

    事科学院调整信贷投向,重点扶持“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模式的产业化发展

    人们常常以“一红+两白”来形容冀州经济特色。“一红”指红辣椒,“两白”即棉花和食用菌。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衡水市冀州享有“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市”、“中国食用菌之乡”之誉,拥有93万亩耕地,其中,辣椒13万亩,棉花42万亩,食用菌大棚1万亩(3万个),三大产业种植面积占该县耕地面积的60%以上。

    针对冀州的实际情况,衡水市联社调整信贷投向,重点扶持“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模式的产业化发展。具体措施是由龙头企业公司用其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优势,建立生产示范基地;由基地带动农户加盟种植生产,公司负责给加盟种植户统一提供良种、农药农资物品,统一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服务;按合同底价统一回收种植户的农产品,加工后上市销售,完成商品流通。“一红两白”成为衡水市联社采取以从种模式扶持的农业产业化亮点项目。

    冀州信德椒业有限公司现拥有无公害种植基地2000亩,年收购加工能力3000吨。这家公司去年是在信用社200万信贷资金的扶持下,租下了当地村民的200亩地作为无公害超有机辣椒基地,打响了辣椒品牌。

    “两白”是冀州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又一增长点。崔玉鹏对此介绍说:“我们为支持棉花生产,开办了皮棉仓单质押贷款,即棉商把自己的棉包存储于规定的仓储机构,仓储机构为其开具仓单,棉商以仓单作为质物申请贷款,贷款归还后,联社为其释放仓单,棉商持释放仓单向仓储机构提取货物。这种为棉商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既有效地解决了棉企、棉商临时性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了棉农卖棉难问题。”

    在衡水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一红两白”农业近年来逐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三大农业产业”年可实现收入13亿元以上,占冀州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真正占据了冀州“三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基地+农户” 牛气冲天

    奶牛养殖专项贷款使制约武奶牛产业发展的瓶颈变为通途,吸引了投资者

    衡水市武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提出“畜牧富民”战略,积极倡导发展奶牛养殖项目。但由于农户实力单薄,资金有限,饲养奶牛热情不高。全县奶牛养殖基地建设由于资金等相关条件制约,难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面对发展瓶颈,衡水市联社及时推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同时配以新的信贷产品即奶牛养殖专项贷款。由奶牛养殖基地为奶牛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或抵押,同时,由奶牛养殖基地和奶牛养殖户在农信社开立账户,办理销售奶款的结算和交售奶款的发放。一方面能及时为奶牛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同时也便于农村信用社掌握奶牛基地、奶牛养殖户的资金状况、掌控资金风险。这一举措使困境中的武强县奶牛产业彻底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4月底,武强县奶牛养殖基地已发展到13个,奶牛存栏1.2万头,辐射周边60多个村镇。衡水市联社共为奶牛基地授信5000万元,投放贷款3500万元,带动912家养殖户年均增收2.5万元。

    同时,优越的奶牛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蒙牛集团总投资18亿元的高端奶暨现代牧场项目在武强县落户开工,该企业将建成占地150亩的液态奶加工厂和占地4000亩的奶牛牧场,整个项目投产后,年可生产液态奶1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小企+联保” 提速起航

    小企联保贷款为皮草加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农村小企业发展显得动力十足

    作为全国知名的“营皮”聚集地,衡水市枣强县的皮草加工业已辐射到周边5市、县500多个村庄。

    枣强县小企业比较集中,贷款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崔玉鹏告诉记者,衡水市市联社专门召开信贷产品分析会,探索新的信贷投放路径,推出了小企业联保贷款。

    具体来说,就是市联社积极引导小企业找准业务合作点,建立联保小组;以信用社和客户经理部为单位,对申请小企业联保贷款的企业基本情况、资信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及企业前景进行多方面调查,做到每个企业联保小组之间互相了解信任,且联保企业都得是缺少抵押担保的成长型、科技型、内部管理规范型的企业;联保小企业一般3-5户为一组,签订联保协议负连带责任。截至目前,市联社按照“综合授信、循环使用”的原则,已为6个联保小组的18家企业集中授信 7200万元,为2个小企业联保小组发放贷款共计2100万元。

    小企联保贷款为皮草加工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农村小企发展如同安装了引擎,显得动力十足。枣强县凯美隆皮草有限公司通过县联社小企业联保贷款增设了配置车间、裁制车间和缝制车间,皮草加工量增幅30%;雪娇尔皮草有限公司,通过小企业联保贷款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于今年4月底分别在法国、俄罗斯创立了销售处,销售额增加50%。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河北衡水市农信联社以贷款投向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30/47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