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服先镇勤俭村三队农民张大伟和村支书韩立军正在自家的蔬菜暖棚里察看香瓜地长势。“再有个10天8天就能上市了,现在正是上市的好时候,价格好。别看我这棚子就1000平米,要说收入种三厂地也比不了啊!哎,其实这都得感谢我们村支书啊!”看着这一个个拳头大小,马上就要摆到超市水果架上的香瓜蛋子,张大伟的心里是乐开了花。
走进服先镇勤俭村,水泥路两侧几十栋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显得甚是宏伟。勤俭村的村民都知道,这半年多来,为了能够早日建起这些蔬菜暖棚,韩立军是想方设法,跑前跑后,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其实早在2008年,为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服先镇和勤俭村上下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村北投资100万元,发展了一块7公顷的棚膜瓜菜基地,建有67栋大棚,主要发展秋后、春前的瓜菜生产。同时,为了运输方便,韩立军协调资金修了水泥路,村里还成立了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来帮助农民学习种植、管理等一些必要的技术,村民们对干这个早就是轻车熟路,也早就尝到了甜头儿。韩立军正是看准了村民对于搞大棚瓜菜种植有信心、有能力,双辽市委、市政府及服先镇党委和政府对发展棚膜大力帮扶这两点,决定再投入300万元,建60栋每栋占地1000平米、一年可以生产四茬蔬菜的暖棚,让村民能够更大限度地得到收益。
万事开头难,这300万的资金问题让韩立军费了好大周折。韩立军先找到镇里,以招商引资的方式集来第一笔资金,同时他的目的也很明确,让机关干部投资来带动农民。但他心里明白,干部投入的越多,农民的实惠就越少。于是,他就借助自己在勤俭村群众基础,在村里走街串户,充分发动村民,把一个个成本5万元建成的大棚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村民,剩下的3万元由村里补上,这一下子激发起了村民买大棚的积极性。但这样筹集资金,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村里的亏空就大了,怎么办?用韩立军自己的话说,“能借到的地方是都借到了,说借给村里人家不放心,我就以自己的名义借。”他是一边借,一边贷,托同学找关系,本村及周边的教师几乎都为他出工资折担了保。
功夫不负有心人。60栋大棚已经建完了40多栋,剩下的也已经开土动工,预计5月末可全面竣工。走进瓜菜棚膜基地,韩立军兴奋地说:“有十几栋的香瓜五一前后就能上市,这一个1000平米的棚子能产香瓜50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批发每斤也能达到四五元,要是零售一斤可以卖到8块钱。一个棚子一茬下来就能赚接近2万元。下茬我和村民商量过了,打算种杭椒,如果开春再种点小菜,一年能种4茬菜。一年下来,去掉所有成本,当年就可以看到2万多元的收益。”
如今,来到勤俭村,空气中瓜香四溢,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欢快的笑脸。他们正在韩立军的带领下,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依靠发展棚膜蔬菜,走上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