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把确保粮食生产、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春耕生产的重要内容。立足一个“早”字,从去年秋冬种开始着手今年的春耕生产,强化组织,出台优惠政策,早规划、早部署、巧安排,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从“六个方面下功夫”,确保了该县春耕生产有条不紊。
一、早规划,从强化领导、狠抓示范带动上下功夫。一是为抓好今年的春耕生产,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深入乡镇、村组对全县三农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调查研究,结合2011年春耕生产,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进行统筹,因地制宜地制订了2010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对2011年水稻玉米高产、旱地宽厢宽带、芋肥包苕、辣椒高产、时鲜蔬菜、麦肥烟等示范点进行超前规划,为今年春耕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召开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加大春耕备耕工作力度,对春耕生产进行再部署。4月17日,在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的2011年全县春耕备耕工作会议上,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及“185工程”、茶叶、辣椒等特色产业目标任务进行了逐级分解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全县各级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新型工业化、山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当前的春耕生产服务,认真抓好当前的春耕生产。 三是各级各类示范点面积大、规范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截止5月20日,全县计划办水稻示范点38个,落实44个,占计划的115.8%,水稻示范点计划面积6680亩,落实8310亩,占计划的124.4%;计划办玉米示范点31个,落实36个,占计划的116.1%,玉米示范点计划面积3730亩,落实5833亩,占计划的156.4%;计划办辣椒示范点34个,落实41个,占计划的120.6%,计划辣椒示范点面积6450亩,落实7740亩,占计划的120%;计划办其他作物示范点46个,落实55个,占计划的119.6%,计划办其他作物示范点面积7470亩,落实11800亩,占计划的158%;通过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落实水稻种植17.52万亩,落实杂交水稻种植17.1万亩,落实水稻旱育稀植12.1万亩,落实超级稻种植6.1万亩,分别占计划的101.1%、106%、100.8%、101.6%;完成玉米种植18.1万亩、种植杂交玉米17.3万亩、玉米育苗移栽17.2万亩,分别占计划的97.8%、96.1%、95.6%;落实辣椒种植9.6万亩,占计划的101.1%;落实其他蔬菜种植7.52万亩,占计划的100.3%;已移栽烤烟7.15万亩,占计划的100.7%,超计划的1500亩还未移栽;落实茶叶种植3万亩,完成2.08万亩,占计划的69.4%。
二、从狠抓干部进村入户,确保技术到位上下功夫。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扎实开展 “四帮四促”活动的号召,涉农部门牵头,组织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1965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45期,培训农民达1565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35000余份。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共投入1100余名干部按照县相关文件明确的包保联系乡镇,深入乡镇、村组、田边地角,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抓好高产高效示范点,助农增收的目标,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帮助群众干,确保实现满栽满种,优栽优种。二是农业部门技术干部实行技术到位包保责任制,确保了全县春耕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县局安排农技、植保、蔬果等相关站股40余名技干参与全县23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包保,以示范点为中心,点面结合,责任到人,蹲点指导。对工作不负责、群众反映差的技术人员,将给予通报;情节严重的,将进行轮岗甚至改聘处理。
三、从狠抓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该县按照保稳定、增效益的总体目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依托“185工程”,以效益为先,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面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级各类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瓮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加快了茶叶、烤烟、辣椒、中药材等重点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截止5月20日,全县茶叶、烤烟、蔬菜、辣椒、中药材等都超计划落实完成任务。而且土地流转年限在五年以上,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农畜产业总面积达42239亩,超过下达流转面积任务1万亩的320%。其中,茶产业26774亩,烤烟产业2051亩,辣椒产业2971亩,金银花产业3655亩,生猪项目97亩,肉牛项目389亩,中药材产业910亩,蔬菜、精品水果、洋芋、蜜本南瓜等其他产业共计5392亩,共涉及19个乡镇47个村6568户农户。极大地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全县主打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农民一方面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第一笔收入,另一方面相当部分农民通过每年给业主种植管理或者外出打工获得第二笔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土地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化,稳步推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如2010年猴场镇河宾村451户村民通过将土地流转给华福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再给该公司投劳管理,户均收入近万元;中坪镇水耳村35户农民以土地作为股份与开发业主签订50年的入股合同,获得长期收益。
四、从助推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市场+合作社+农户上下功夫。瓮安县充分借鉴浙江模式、山东模式、华西模式等先进经验,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整合农村有识之士、产业特点、区位特点等综合资源,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增强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村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争取资金扶持、财政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助推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助推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同时,以合作社为轴心,积极挖掘信息,带动农户闯市场,探索的市场+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初显成效。鱼河乡新场村蔬菜专业合作社2010年新建10个腌制池,可以满足600吨雪里红的腌制,带动新场村农户种植200余亩雪里红+辣椒+蔬菜,户均收入万余元;猴场镇长红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该镇迎宾村转包土地500亩,涉及农户119户,流转期限15年。2010年,在每亩付给老百姓420元(每三年付一次,按照每年每亩140元的标准)的同时,相当部分农户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参与管理,当年每亩获得劳力收入近2800元,远远高于常规种植。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合作社获利超过200万元,增强了社员们的信心,并购置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更换办公室、购置电脑等),加快了合作社的发展。
五、从保障农资供应,狠抓农资监管上下功夫。一是在积极鼓励农户自筹的基础上,按时发放粮种补贴、示范点补贴,协调农业低利息贷款、无息贷款、小额贷款等一亿余元,保障了春耕资金的足额投入。二是农业部门在落实种子备案审查登记,抓好种子等农用物资供应的同时,对全县23个乡镇农资经营网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从源头上减少假冒伪劣农资流入该县市场,依法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2月份以来,已出动执法检查车58车(次),出动执法人员287人(次),检查农资市场85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602户(次)。通过检查整顿,该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规范。
六、督查督办,从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结合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春耕生产作为重点的督查内容之一,定期不定期进行跟踪、督促。5月10日至15日,县委、县政府组织5个督查组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全县23个乡镇春季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督查,并以《中共瓮安县委办公室 瓮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县2011年春季农业生产督查情况的通报》(瓮委办字〔2011〕51号)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工作进行了细化和强调。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查,确保了全县春耕生产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