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许昌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 五年内百万亩农田受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7  浏览次数:81186
内容摘要:据介绍,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主要是指机电井、泵站及其配套设施等提水工程,喷灌、滴灌、小硬渠等节水工程,大中型灌区的斗农渠等配套工程,排水沟及其桥涵闸等排涝工程,小水库、塘堰坝等蓄水工程,小型拦河闸坝、引水闸等引水工程,小型水土保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委书记李亚参加会议,提出制约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效益发挥最薄弱环节是 “最后一公里”缺位。昨日许昌市委办透露,许昌即日起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相关工程农田灌溉面积100万亩。

  □东方今报记者 韩争强

  ●市委书记问诊 “最后一公里”

  据调查,长期以来,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且权责不明、管护主体缺位,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许昌市委书记李亚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制约目前其效益发挥的就是“最后一公里”缺位问题。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委书记李亚带着《关于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建议》来到了北京。他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由国家拨出专款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同时他还建议,要一方面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以乡镇为单元成立乡镇水利服务管理站。另一方面,加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县乡河道疏浚、灌区改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等补贴方式,鼓励农民修建、维护一些小水塘、蓄水池等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增强农户的抗灾减灾能力。

  李亚还提出应制定出台《农田水利促进法》,使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5年内100万亩小麦受益

  作为河南粮食生产的核心区之一,今年“两会”刚结束,许昌市就率先着手解决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薄弱环节。

  5月20日,许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此项工作的落实当成重点。

  据介绍,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主要是指机电井、泵站及其配套设施等提水工程,喷灌、滴灌、小硬渠等节水工程,大中型灌区的斗农渠等配套工程,排水沟及其桥涵闸等排涝工程,小水库、塘堰坝等蓄水工程,小型拦河闸坝、引水闸等引水工程,小型水土保持工程等。经调研,许昌市认为做好这些工程,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为此,许昌市明确提出了全市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从现在起,到2012年年底,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到“十二五”末,许昌全市完成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面积100万亩,每年完成20万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许昌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 五年内百万亩农田受惠”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27/43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