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江苏降水量一直偏少,至5月份,江苏省干旱情况日趋明显。
气象干旱”来势凶猛“
”今年3至5月份,降水偏少,在此期间,全省各个观测站除灌云偏多1—4成外,淮北和江淮之间南部偏少2—5成,其他地区偏少5—9成。其中苏南地区最少,平均降水量为115.8毫米,为1961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环太湖地区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下,其中苏州小于10毫米。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5成以上,全省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小值。“
这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气象部门获得的江苏省干旱监测数据。
记者从江苏省水利厅获悉,由于长期干旱少雨,全省主要江河湖库水库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据统计,目前”三湖一库“蓄水量为38.5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少10亿立方米,比正常蓄水量少23亿立方米,可用水量仅22.6亿立方米,为常年同期可用水量的68%,部分湖库如溧水的石臼湖已近干涸,宜兴的饮用水源地横山水库蓄水仅有400多万立方米,中小水库蓄水比常年同期少30%—50%。
长江来水偏少,目前长江大通流量仅有约每秒14000多立方米,为常年同期的一半,沿江高潮位比常年同期偏低1.0—2.2米,5月19日,南京高潮位4.47米,为1950年以来同期第二低值,淮沂沭泗河长期断流,太湖地区河网水位普遍较常年同期低0.3—1.0米。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许遐祯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以来,江苏省的降水就比较少,省内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秋冬春连旱的局面,今年3月份以来,全省降水相比历史同期,仍然降水偏少。
许遐祯表示,5月9日、10日有过一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等地,5月22日、23日又组织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降水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地,两次降水对于江苏旱情有些许缓解,但对于解决旱情仍是”杯水车薪“。
针对旱情,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调度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和引江济太三个跨流域调水工程,进行全省范围内的水源调度。
淡水养殖受影响 水稻插秧受威胁
在持久干旱的影响下,江苏两大淡水湖的水产品养殖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范晓告诉记者,太湖受干旱影响,水位较正常水平也下降了20公分左右,现水位保持在2.76米左右,由于太湖水产养殖业以河蟹为主,而河蟹的生长水深为1米,因此,目前太湖地区的三千余户养殖河蟹的渔民暂未受较大影响。但范晓坦言,如果旱情一直持续下去,必然会对太湖水产养殖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而洪泽湖则已经深受干旱之害。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赵维勇向本报记者介绍,洪泽湖属于属于过水型湖泊,历史上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洪泽湖正常水位一般在12.5—13.5米之间,从4月中旬以来,干旱开始影响洪泽湖的水产养殖业,目前洪泽湖水位已经降至12.18米左右。
赵维勇表示,由于螃蟹对水位的要求不高,目前水位对于螃蟹的养殖并无大碍,但对水位依赖性很强的鱼类养殖业则已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按照目前的旱情保守估计,洪泽湖水产产量将降低两成。
另外,记者在江苏省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小麦正处于蓄水期,对水量需求不大,但6月中旬将迎来水稻插秧的季节,届时,能否保障农业供水,将成为农业的主要威胁。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许遐祯告诉本报记者,近期以来大气环流经向性比较强,中低层水汽不是很充沛,再加上暖湿气流不足,始终没有建立稳定的供水系统,不能对水汽进行补充,导致了江苏降水量偏少。另外,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也使得气候变化出现了较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极端性季候的出现趋重、趋强、趋多。
针对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干旱,记者了解到,江苏再次制定应急调水管理预案,南水北调淮安四站、淮阴三站于5月17日开机抽水,进一步加大江水北调规模,加大向洪泽湖、骆马湖补水力度,满足淮北地区农业夏种高耗水需求,同时强化对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