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特色富民――敦化市黄泥河镇黑木耳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6  浏览次数:81409
内容摘要:特色富民――敦化市黄泥河镇黑木耳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敦化市黄泥河镇依托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升级,发展成为全镇的富民产业。

  黑木耳产业规模达2亿袋,产量实现700万公斤,产业总收入3.08亿元,纯收入1.47亿元,木耳总产量占敦化市木耳产量的80%……一组数据反映了全镇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日前,记者来到黄泥河镇,探访食用菌产业富民之路,其发展的思路与脉络清晰可见。

  因地制宜 转变观念

  黄泥河镇位于敦化市西北部,堪称延边的西大门,属全市三类气候区,无霜期短,仅有110天。耕地皆为高坡地,多年来,水土流失严重,现在形成了坡高地陡石头多的局面。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较差,特别是粮食生产没有优势。面对不利困素,如何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是摆在全镇面前的重要课题。

  镇区木制品企业较多,锯沫子资源可谓丰富,发展食用菌有非常优越的条件。把食用菌作为一项富民产业进行谋划,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绝非仅仅形成思路和目标,核心和关键是做好组织与引领。

  为使广大村民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注入新思维,镇里先后多次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培养了一批思想开阔的科技骨干和能人,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典型带动 联合御险

  靠典型引路,镇里培植了一大批示范户,组织双泉村班子成员和党员率先发展木耳产业。

  陈学江作为一名大学生,2007年从吉林省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毕业回到家乡,充分发挥自己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引领农民种植木耳等食用菌。

  2008年,陈学江牵头创办了木耳产销专业合作社,对全村木耳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和统一技术指导。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了党支部,积极开展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加收入、以经济增长促组织凝聚力、以党员带头促和谐发展为内容的“三促”活动。选派有生产经验的党员在生产环节、实用技术、资金扶持、人员协作和销售信息方面给予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全村产业发展不均衡这一瓶颈问题。

  现在,双泉村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家庭已发展到30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5%以上。目前,全村种植规模已经突破2000多万袋,仅此一项可实现农村经济收入4200万元,户均收入可达6万元,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木耳专业村。

  培育龙头 科技富农

  全镇的食用菌产业如果没有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优质的技术服务,优裕的销售途径的龙头,其结果只能和以往的发展一样,容易产生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

  黄泥河镇明星食用菌厂厂长王相刚,事业心强,技术过硬,有发展的新观念,有为民服务的热情,在选育优良品种和强化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指导上成绩较为显著,被扶持成为重点龙头企业。让典型现身说法,引领带动,这招显然十分奏效。

  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培训成了富民路上的重要一环。在食用菌发展上,镇里培养了一批技术员,每年年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入村讲课,尤其对新种植户,从接菌到采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指导到户,保证了产业的发展,也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黄泥河镇镇长吕强说:“如今,在黄泥河镇,除了双泉村以外几乎每个村子都从事食用菌栽培和相关产业。基础与规模已经铸就,下一步黄泥河将以基地为重点,打造统一的食用菌品牌,现在正在注册商标,准备建设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特色富民――敦化市黄泥河镇黑木耳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26/42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食用菌 黄泥 产业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