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十堰山区农民为己任 扎实做好农民创业培训工作
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
湖北省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原十堰农校)成立于1966年,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多学科、综合型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省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的“阳光工程品牌基地”、省科技厅确定的“星火计划培训基地”、省扶贫办确定的“雨露培训集团理事学校”;是十堰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十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并多次授予我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学校”、“就业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最佳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座落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下,南水北调取水源头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区,现有教职员工24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30人,“双师型”教师80人。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施先进,服务功能齐全,是求知学艺的理想之地。建校40多年来,已向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中专毕业生2.5万余人,目前在籍在册学生近7000人,一大批学员成为党政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企业家,由此学校被誉为鄂西北地区的“黄埔军校”和“人才摇篮”。
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积极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踊跃承担各类培训。秉承以“以服务经济为宗旨,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训创业为导向,激发热情为重点,能力培养为核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培训理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扩大培训规模。近年来开展各类培训近4万人次,年培训能力5000多人次,其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开展的培训项目主要有“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雨露计划”、“星火培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训、“农业基层人员技术更新”培训等,已经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技术过硬、设施完备、成效显著、社会认可”的培训特点。
农民创业培训是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主要是培养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我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社会信赖度高、长期积极为三农服务、有效推动了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8年起,在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支持下,我校积极参加到农民创业培训的试点工作中,并最终确定为全省农民创业培训的十个基地之一。在过去的培训中,我校紧紧围绕培训大纲,精心组织,特色鲜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普遍赞誉。借此机会,将我校近几年来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的主要做法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领导重视,层层抓落实
1、学校十分重视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早在2006年就在学校机构设置中,设立了培训部,专门负责各类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在校级领导班子分工中,指定一名副校长,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校行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研究,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构保证。
2、为了搞好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十堰市农业局分别于2008年6月、2009年12月,先后两次组织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各县市区农业局局长、负责培训工作的副局长、科教科科长、在我校召开培训工作研讨会。在会上,对生源组织,经费开支范围、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的实施与监管、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并达成共识,依此为依据制定了《十堰市农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成为开展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操作依据。
3、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实施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十堰市农业局分管科教工作的局领导为组长,学校分管培训工作的副校长及市农业局科教科科长、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为副组长,各县市区农业局分管科教工作的局领导、科教股股长及学校培训部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校培训部主任兼任,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各县市区十分重视农民创业培训工作。
各县市区参训学员临行时,农业局专门组织召开座谈会,分管农业的县市区领导一般都亲自参加学员座谈,极大鼓舞了参训农民。
5、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个部门、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不仅与项目实施监管部门、财政部门、项目实施县市区发生关系,同时与学校内部其他部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培训中我们时刻注意处理好内外两个关系,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取得他们的支持,努力把这一工作做好,做实。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的培训方案
制定合理的创业培训实施方案,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培训前,十堰市农业局在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十堰市的特色产业、结合十堰各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制定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农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对农民创业技能的提高、知识的完善、观念的更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方案中,根据农民实际,要求除应有的理论教学外,还规定实践教学不得低于总学时的30ㄇ。在实际培训中,学校多次组织学员外出参观现代农业生产企业、召开学员交流会、请农民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交流等,这些活动都能满足学员参训的实际需要,收效良好。
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满足农民创业培训对师资的要求。
学员在培训期间能否被激发创业激情、树立创业理念,能否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老师是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选聘工作。我校农民创业培训的教师来源主要有:一是请相关大学教授来校授课。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怀到校为学员讲授有关柑桔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聘请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汪发元教授来校担任激发农民创业热情的主讲教师,并对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合同问题及其他经济问题予以解答,颇受欢迎;二是聘请社会上知名的农业专家来校上课。先后聘请十堰市农业局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主任戢正华同志、产业办主任杜明义同志、丹江口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业师王元国同志、丹江口市茶叶专家、蒿坪镇党委书记陈少斌同志、丹江口市蔬菜办副主任付士阶同志等到校为学员讲授相关专业知识;三是聘请校内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主要请了高级讲师谢良平同志、马成占同志、闫嫣同志、刘辉同志、苏树雄同志等人担任相关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四是聘请参加过国家级、省农业厅培训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任教。我校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陈世敏同志、周新生同志先后参加了农业部在北京和南京组织的农民创业师资培训;胡寿荣老师参加了省农业厅于2010年10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组织的农民创业师资培训,并被聘为“武汉农民创业培训服务指导中心首席专家” ;五是请农民创业成功人士到校进行创业经验交流。学校配合十堰市及丹江口市农业局,选派丹江口市农民创业成功人士刘亮国女士与胡寿荣老师一起参加了全省组织的农民创业师资培训,并获得了农民创业培训指导教师资格。
优秀的师资队伍、过硬的业务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授课方式,深得学员的喜爱,受到了各县市区农业局的普遍赞誉赞赏,极大地 促进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有效地稳定了学员。
在担任教学的13名教师中,其中是高级职称的有10人,参加过国家级及省级培训的有4人,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8人,符合省农业厅关于农民创业培训师资任职资格的要求。
四、不断加强教学各环节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1、编制或购买了专门的培训教材
农民创业培训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开始培训时没有统一的教材,为了满足学员学习的需要,我们按照农民创业培训的目标、要求,参照兄弟学校的培训教材,组织力量编印了一套符合十堰农民需求的教材,同时针对不同的培训专业,编制了相应的专业教材;从2010年开始使用了统一规范的农村劳动力版的创业培训教材。
2、教师有完备的教案和课件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授课必须有教案或者是课件,并要留在培训部备案,且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县市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要求及学员的文化构成,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方式,努力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抛弃杂念,愿学、乐学。
3、严格过程管理、完善各个培训环节,指导学员编制出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考核。
培训时,学校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培训的要求,根据《十堰市农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按环节、分步骤,稳步、规范、完整实施,不断加强过程管理,力争使各环节、各步骤都能落到实处。农民创业培训在校集中培训的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训使参训农民产生创业的想法、努力改善自己的企业并编制一套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所以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业计划书的编制。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每位参训学员都能根据县(市、区)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套完整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对其以后的创业做了很好的蓝图规划。
为检验检测农民学员培训的效果,在每期培训结束时,学校都要对学员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做为判断学员是否能结业的依据,并给合格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做为创业时政策扶持的依据。
4、为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校除了有固定用于培训的教室、计算机房外,还联系了农夫山泉丹江口市股份有限公司、雨润集团丹江口股份有限公司、丹江口市洪牧养殖场、丹江口市银洞山茶场、丹江口市浪河镇阿里山观光农业园、金山柑桔合作社、丹江口市风源养殖有限公司、丹江口市蔡家渡及玉皇顶果园场等知名企业,作为学员现场教学、交流、参观的场所。有效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学员加强沟通联系、增长见识、取长补短的目的,真正解决农民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5、加强学员培训管理,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切实搞好跟综服务,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农民学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年龄有大有小,产业规模不同、家里事物繁多等,从而导致学习的目的不同、管理难度较大、难以稳定等。为此每期培训班我们都配备两名班主任,做到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全方位跟踪服务,随时掌握学员动态、了解学员需求,及时向领导反馈意见,改正培训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的放矢的展开工作;搞好学员日常管理,严格请假手续,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学员,一天以内由班主任同各县市区农业局带队干部批准同意,一天以上则必需由主管培训的领导及班主任同各县市区农业局带队干部批准同意,凭按管理规定签字的假条,方可出校门,这为培训班的圆满举办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证。用优质的服务、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稳定学员。
为及时发现我们在培训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了解学员的需求,我们在培训开始、培训中和培训结束时,分别召开三次学员座谈会,让大家畅所欲言,根据收集的意见及时整改,保证培训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深知,培训不是目的,目的就是参加培训的学员要能创业、能不断改善和扩大自己的企业,因此为掌握学员培训后的情况,帮助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上及其他方面的难题,我们在十堰市农业局的组织下,及时进行了学员回访和有效的跟踪服务。解决了学员创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受到学员好评。
6、建立完备的培训台账
根据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学员到校时除提供学员登记表外,我们另对学员的基本信息做了全面登录,制成了符合要求的培训台账,做到了手续齐全,资料完备。
五、培训工作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较好效果
1、培训设施完善,注重学员的食宿
学校为满足培训学员住宿的要求,在2010年 4月投入近30万元对培训楼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培训楼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完全能够满足学员培训住宿的需求;为保证学员的生活水平,学校按每人每天55元的标准核拨生活费,占到了培训资金总额的33%,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学员在培训期间住的舒心、吃的称心、学的顺心、玩的开心。学员普遍对食宿及后勤服务感到十分满意。有位叫耿小梅的培训学员在结业座谈会上说,培训期间,学校精心的课程安排、周到的后勤服务,优良的教学管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效的参观考察、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有到家的感觉,简直就不想回家了。这是对我们培训工作极大的鞭策与鼓励。
2、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深得学员喜爱
在授课时,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我讲你学的授课模式,采用互动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员到课率都在95%以上。
3、严格经费管理,保证资金按用途规范使用
学校按农民创业培训实施方案,对农民创业培训设置了明细账,进行专帐管理,按程序规范支出,严格按规定用途开支,切实保障学员往返交通费、路途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在校生活费、水电费、教师授课费、服务人员工资、班主任津贴及培训后期的跟踪服务、回访等与培训相关的其他支出,不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经费保障。
4、每期培训班结束,都有阶段性的文字工作总结,查找培训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进行完善,成效显著。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5、施行参训县市区农业局干部带队制
为加强学员管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时,各县市区农业局都会派专职干部带队到校,有的县市区更是由负责培训的局领导亲自带队,并在培训期间与学员同吃同住,在学员的稳定上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6、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学校十分重视对农民创业培训的宣传,分别在省农业信息网、十堰日报、十堰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上,对我校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及农民创业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促进了农民创业,扩大了十堰市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总结近几年来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我市的农民创业培训只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 有授课老师的精心教学、有学员的密切配合与勤奋学习、有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就一定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培训任务。来校参训的十二期学员,大多数树立了先进的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回去后他们都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生产,进行有效创业,并能带动、帮助其他农户从事生产,达到培训一人、创业一人、带动一方的目的。树立的学员典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回顾过去,我们的农民创业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坚信能将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得更好。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农民创业培训面临的困难:一是学员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授课即灵活多样又要通俗易懂;二是在校培训时间长,农民家里或者企业里的事务多,导致学员不稳定,要求授课内容贴近实际、并且要扎实搞好后勤服务,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力求用新颖的知识、精心的教学、精细的管理、周到的服务,稳定学员,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