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持续"高烧"的余热尚未退尽,南北方蔬菜集中上市造成的"碰车"使菜价"跳水",一些省区"菜贱伤农"的"顽疾"再次复发。山东的西芹跌到每公斤不足0.2元的时候,贺兰县丁北西芹产销合作社却通过采取分期播种的方式,规避了蔬菜集中上市可能带来的风险,为解决农民卖菜难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启示。
作为合作社的当家人,段金国说,2006年,他和村里许多菜农种了1500亩西芹供外销,7月上市时,赶上连续阴雨天,造成大量西芹滞销。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与石嘴山市惠农一家脱水蔬菜生产企业协商,以每公斤0.12元贱卖。想起当年遭遇的损失,段金国至今仍心有余悸。
为了提高蔬菜种植经济效益,2007年起,段金国便带领合作社的菜农,试着采用分期播种的方式种植西芹。段金国如数家珍道:不光是分期播种,我们还对同期播种的蔬菜分别采用了小弓棚、地膜覆盖、无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这样即使同期种植的蔬菜,上市也有先后,实现了均衡供给。从这一年开始,他们再没出现过菜销不出去的现象。
今年,段金国将这些经验经过梳理,采取了三项新举措:一是组织社内菜农,把种植西芹的方式由原来的一茬改为种两茬,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产能;二是适应市场需求,转变原来集中种植、同期上市的生产模式,按照当地气候、季节和区内外市场需求,适时地分期种植;三是增加了蔬菜种植品种。这种种植模式,延长了供应期,预防市场风险,调节蔬菜种植结构,丰富了蔬菜市场货源,满足了区内外客商的需求。丁北西芹产销合作社的这一举措,为推进全县乃至全区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助农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个事例也说明,市场是无形的手,看似千变万化,实际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促使产销在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对接,才能真正畅通销售渠道,抵御市场风险,使菜农在"菜贱"的情况下"不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