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如何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04  浏览次数:8837
内容摘要:如何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农村社会化服务是伴随农业生产由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转变成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商品化社会产生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服务、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贷保险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医疗、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一、衡南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服务组织发展迅速

  我县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思路鼓励农户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4家,服务领域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泉湖农技农机合作社、冠市东冠农技农机合作社把农技站和农机站资源有机整合,发动农机大户入股,入股农户和农机数量不断增多,农机作业面积达2万亩以上。这两个合作社因成立时间早、作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在全市乃至全省享有盛誉,被作为典型予以推介,东冠合作社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农技农机合作社发蓬勃发展为加速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普及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不断增多,全县统防统治队伍达到169个,从业人员2585人,防治面积达30万亩。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22 家,其中市级13 家,绿叶茶叶、鑫宝白果、绿贝食用菌、健安米业、伟利米业、金林面业等一批知名企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服务,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不断延伸,由产业服务向社会服务不断延伸。产前服务即通过“衡南农业信息网”、“科技下乡”等平台,为广大农户和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产中服务即发挥乡镇农技站和各种专业协会的技术优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产后服务即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加工能力、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农村社会化服务从经济领域向非经济领域拓展,农村医疗服务、农民就业服务、农民培训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等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合作服务、企业性质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服务成效明显

  全县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共引进和推广水稻、玉米、棉花、油菜、水果等新品种(组合)100余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旱育保姆育秧等新技术20项,累计应用达200万亩次。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者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4800  名,转移输出劳动力 8560 名,实现劳务收入 3.5亿元。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县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是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网络,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等措施也主要向这类服务机构倾斜,而对于民间服务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缺乏必要的支持,导致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建立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服务环境。特别是村一级服务组织缺乏,服务范围不广、服务领域不宽、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突出。

  (二)服务系统性不强

  我县的各类服务组织无法为农业生产提供配套、系统化的服务,产前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产中的病虫测报与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采收,产后的农产品处理、销售与加工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甚至脱节。实际生产中以提供技术服务等产中服务为主,特别是产前的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农民只能靠以往的经验和落后的市场信息安排农业生产。常常出现去年哪个产品好卖、价格高,今年农民就大规模种植,结果产大于销,价格暴跌,影响农民收益。

  (三)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化服务只是按照上级的计划与安排开展工作,不能根据生产的变化来制定工作安排、确定服务内容,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计划。农科教、产加销、贸工农等各环节、各部门协调运作困难,各类服务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与实际生产需要联系得不够紧密。除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外,其他民办服务组织和各行业协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开展服务只注重单项的、现存的需要,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

  三、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要围绕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创新为农服务方式为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完善网络、转变职能、创新方式、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村科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农村现代物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息服务和农村社会保障六大服务体系,充分整合资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服务。

  (一)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服务包括农业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采收、农民技术培训等服务。建立健全农技服务网络,要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站为载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为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户四级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农广校、职业中专,突出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服务体系

  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网络,建立乡动物疫情检测点和农村集贸市场动物疫病申报点,健全动物疫情测报和建议申请制度。加强乡镇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动物防疫站的办公条件,使之有相应的办公场地、基本的物资储备和诊断设施设备、每个动物防疫员有基本的防疫工具。建立专业化畜禽水产品交易市场,规范畜禽水产品交易,加强管理、严格检疫与消毒,坚决禁止病、死及有害畜禽水产品上市销售,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包括物资供应体系和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一是构建日常消费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供销社现有服务网络,吸纳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发展农村小型超市,形成小超市、小网点、大网络的连锁经营格局,构建以县级店为中心、乡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日常消费品经营服务体系。二是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争取县财政支持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在全县建立农资仓储物流连锁配送中心,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以加盟连锁为主要经营形式,构建全县统一布局、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近几年安邦农资公司在全县各乡镇设立经营网点,农资质量好、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倍受广大农民青睐,营业额逐年上升。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将业务范围向农村延伸,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创新融资渠道。建立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渠道,鼓励农技人员、农民在县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投资参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促进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农村中来。二是创新抵押方式。推进林权、果园、集体土地、房屋等资产抵押,简化农户信贷手续,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将资本投向农业,支持农村发展。

  (五)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成立县农村信息服务中心,部门、乡镇信息服务站、村信息服务点,加强信息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建好信息平台,科学设置信息栏目,集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医疗保健等知识,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使之成为农民联系市场、沟通外界的重要平台,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定期组织专家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研究、分析、预测农产品市场变化,科学指导农户生产。完善信息服务方式。运用网络、广播、短信等形式把农民急需的技术、政策、法律、市场、劳务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

  (六)建立完善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失地少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个人专户。设立困难群众医疗求助专项资金,提高大病求助比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瞄准目标,抓住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成效更加明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如何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04/31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农技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