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7日电:早在几千年前,闻名中外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就出现了农业耕作的经济形态。如今赤峰市再次走在了农业发展的前列,设施农业规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农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
据赤峰市农牧业局局长李自学介绍,自2004年赤峰市开始大规模推进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市设施农业基地面积达66万亩,占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5%左右。
据介绍,2010年赤峰市设施农业总产蔬菜43亿公斤,总产值78亿元,实现增加值47亿元。设施农业项目区人均从设施农业中增收3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0%。"设施农业已成为振兴赤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李自学说。
战虎是赤峰市松山区牤牛营子村农民。他介绍,三年来他种的大棚葡萄长势一直很好,主要还是镇里从辽宁请来技术员,到棚里手把手地教技术要领。这样的技术支持起了很大作用。
据了解,赤峰市加大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除了在本地区抽调设施农业技术骨干,组建蔬菜服务中心外,还从山东、辽宁等设施农业先进地区招聘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员,充实到了设施农业一线阵地,具体负责规模以上新建设施农业小区的技术指导工作。
随着设施农业基地面积的扩大,设施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建设迅速加强,产业链条已经初具规模。全市已有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0处,市场带动农户近22万户,蔬菜瓜果经济合作组织57个,蔬菜经纪人达到6000人,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17家,蔬菜贮藏保鲜库15处,带动生产基地2.5万亩。
赤峰市现在已成为蔬菜调出大市,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16个省市,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
到"十二五"末,赤峰市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00万亩,占全市耕地的5%,年产蔬菜65亿公斤,总产值130亿元,实现增加值78亿元。全市农牧民人均从设施农业中获得收入2300元,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