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这头连着农村,那头连着城市。一直以来,受传统的流通模式影响,菜农种菜不仅获利偏少,还担心果蔬是否能够顺利卖出去。一些中间商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从中抬价,也让消费者“受伤”。菜价过高,会加重消费者生活压力,尤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影响深远;菜价过低,会影响农户增收和生产积极性,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此背景下,“农超对接”被各方寄予厚望。
今年,拉萨市、日喀则市作为我区首批“农超对接”试点城市,其对接工作已正式启动,在拉萨市的一些超市,部分农产品已经直接上架销售。为确保这一利好多方的现代流通方式在我区更快落地生根、取得成效,本报记者就目前拉萨市各方对“农超对接”工作的反应进行了走访。
为了切实稳定物价,拉萨市商务局联合相关部门于年初推出了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试点,让菜农减少中间环节成本,降低菜价,让利消费者。
买卖双方:大家都受益
日前,记者来到了拉萨圣美家超级购物中心,在该超市的果蔬区,各类果蔬摆放得整整齐齐,选购蔬菜的人也特别多。“自从‘农超对接’后,我发现这里各种蔬菜每斤要比部分超市或农贸市场便宜5角到1元不等。”正在选购蔬菜的拉姆老阿妈说,黄瓜每斤只卖3.49元,而部分超市或农贸市场卖到了每斤4元到4.5元。
据该超市销售经理代女士介绍,自从圣美家超级购物中心与城关区蔡公堂乡进行“农超对接”以后,当季蔬菜对接品种可达27种,销售价格比部分超市、农贸市场低出了30%左右。“近段时间,我们超市每天都开展新鲜蔬菜优惠促销活动,每天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半和下午六点半至结业,选购新鲜蔬菜都享受7折优惠。我们超市蔬菜日销售量近千斤,虽然我们与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签订了‘农超对接’合同,但根本满足不了我们超市的需求。”代女士说,由于本地蔬菜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除了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供应果蔬外,他们每天还要通过其他渠道采购大量果蔬,以补充本地菜品的不足。
生产方:扩大种植品种
随后,记者从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了解到,该村目前共有500栋果蔬大棚,其中蔬菜品种达37种。“目前,我们的蔬菜日产量达200公斤左右,总的来说供应量还非常小。为了吸引更多订单,我们还将扩大蔬菜种植量,增加蔬菜产量,为合作超市供应充足的货源。”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达娃扎西说,在扩大蔬菜种植数量的同时,他们还将试种一些拉萨暂时没有种植的果蔬。
达娃扎西告诉记者,白定村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农产品具有单一性、季节性等特点,而超市需要的则是多品种、连续性、跨季节的产品。今后,蔬菜基地还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以达到超市的需求。另外,除了和圣美家超级购物中心签订“农超对接”协议外,他们还准备和拉萨市区的其他超市签订“农超对接”协议,让更多的果蔬从农田直接进入超市。
协调管理方:加大扶持和监管
今年,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作为我区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城市,将切实根据各自实际,采取有利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与监管。
记者在拉萨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年初,由拉萨市商务局牵头,拉萨市农牧部门、拉萨近郊四县(区)商务部门及60家蔬菜协会、6大超市、8个农贸市场负责人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拉萨市蔬菜如何进入超市实现“农超对接”、如何引导农牧民合理利用230个农牧民自产自销摊位,从而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拉萨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堆龙蔬菜协会与乐百隆超市进行了对接,并取得实效,百益超市与曲水县已签订草莓购销协议。其他郊县(区)蔬菜协会也于近期与各大超市开展初步对接。拉萨近郊4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全面动员蔬菜协会积极利用230个摊位进行蔬菜批发、零售。各县(区)采取培育经纪人、协会经营人等方法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经营。该负责人表示,商务部门将进一步做好“农超对接”的沟通、衔接和引导工作,继续扩大蔬菜协会和超市对接的覆盖面。
据了解,通过“农超对接”,在超市销售的蔬菜价格明显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计量有了保证,菜农的销售渠道有了长期保障,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