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4日讯:大路菜价格持续走低、菜农种菜赔本的现象正在全国多地上演,引发社会对“菜贱伤农”现象的严重关注,记者今天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菜价下跌“受伤”的无一例外是大路菜,有机蔬菜、品牌蔬菜几乎不受影响。我市的农业专家认为,实践证明,实行组织化、精品化种植才能防止“菜贱伤农”。
大路菜价格遭遇寒流
在全国各地,大路菜价格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寒流”。在上海金山区,面对千亩良田里无法找到销路的卷心菜,为了不影响下一季蔬菜的种植,菜农们不得不狠心把数百万公斤的劳动成果亲手毁掉。在寿光,白菜已无人问津,运到银川每斤也仅售2毛;在青岛即墨市,芹菜收购价1毛钱一斤,卷心菜收购价2 毛钱一斤,而白菜收购价仅为2分钱一斤,菠菜、油麦菜更是无人问津。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3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
有机食品价格稳如泰山
记者在经七路一家有机食品专卖店看到,蔬菜类的有机卷心菜7元/斤,有机小白菜8元/斤,有机菠菜9元/斤,有机菜椒11元/斤,有机韭菜20 元/斤,而包装精美的六头黑大蒜就卖到了232元。“比起市场上蔬菜价格的大起大落,我们这里的有机蔬菜价格一直没怎么变过。”有机食品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说。
销售人员还为记者介绍说,有机食品的整个生态链完全无污染,有机食品种植和养殖方式都远离农药残留和污染,吃着更放心。
农民种植要注意品种差别化
蔬菜的种植环节是整个蔬菜生产销售链条上的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针对“菜贱伤农”现象,济南市农业局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菜农种植蔬菜还都属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农民看到上年哪种蔬菜卖得好,来年往往就会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但蔬菜不同于小麦等粮食作物,在农产品市场中不属于必需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存在很大的选择性,所以随时都有可能引起市场上同类蔬菜的供过于求,进而价格下跌。此外,每年11月、12月的蔬菜供应比较稀缺,菜价普遍较高。但是来年春天天气转暖,蔬菜大量上市,在消费者消费能力没变的情况下,蔬菜价格就会顺应市场而下调了。
针对今年绿叶类蔬菜滞销的状况,专家解释说,受到日本地震核辐射传言的一些影响,绿叶蔬菜销售量有所下滑,再加之此类蔬菜不易存放,就导致大量蔬菜烂在地里。“但这只是局部状况,很多非绿叶蔬菜,例如西红柿、黄瓜,售价依旧很高。目前部分菜价低迷的情况是暂时的。”
不过专家强调,即使是目前市场上高价的有机农产品,也不代表价格会一定稳定。不论是哪种蔬菜,只要是在市场运作条件下,价格都会随市场规律周期性地上下波动,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小年”。所以,农民在选择蔬菜品种时不能盲目跟风,要注意种植品种的差别化。
组织化种植增强抗风险能力
如何才能避免菜贱伤农?市农业局的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组织化、精品化种植,将成为增强散户抗风险能力的一种方法。种植相同品种的农户可以组成农村合作社,在合作社里建成专门的营销队伍,与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这样可以保证农民获得长期较稳定的收入。
专家告诉记者,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增强蔬菜竞争力,需要靠建立农产品的特色品牌来带动。农民在有组织的形式下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打出品牌。这样,即使市场供求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到高质量产品的销售。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积极引导,畅通市场信息提供渠道,积极帮助农民认识市场状况。还要通过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