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的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同时,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及各地农业部门紧急部署对策,维稳蔬菜市场,帮菜农寻找销路。
多地滞销??菜价猛下跌 一周降一成
近期,蔬菜种植大省山东及全国各地的菜价均出现了大幅下跌。山东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4月11日-17日,山东蔬菜平均价格较前一周下跌4.46%。
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
全国蔬菜种植第二大省河南多个地方的菜农在丰收之后,却遭遇季节性蔬菜价贱与滞销。郑州市中牟县的芹菜、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均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都少有人问津。
在北京,价格一直比较坚挺的油菜,今年最高也只能卖到每斤1毛5。4月18日,油菜价跌到每斤5分。一些菜农为少赔钱,不得不把成片的油菜铲掉。
菜市怪圈??菜农难赚钱 市民嫌菜贵
日前持续维持高位的菜价近期为何出现“跳水”,有分析认为是今年北方天气异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给。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受到日本地震并造成核泄漏,“大叶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辐射”的传言,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同时,油价提升运费,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影响,今年菜农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其中不乏盲目扩大种植面积。
与此同时,消费者并没有认为目前菜价有下降趋势。有报道显示,在田间地头收购的卷心菜八分一斤,到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八九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来自运输上的各种成本、人工成本、天气影响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场的摊位成本等各种因素。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分析认为,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流通环节过多,每道加价10%至15%以上,价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涨数倍。
商务部:派工作组缓解蔬菜“卖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表示,商务部已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蔬菜“卖难”。商务部已派出工作组,赴出现蔬菜“卖难”地区,帮助指导开展工作。
姚坚说,各地商务部门将会同农业等部门采取措施全力缓解少数蔬菜品种出现的“卖难”问题。
各地商务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互通蔬菜产销信息,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特点和供求情况,采取召开产销对接会、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稳定市场价格,促进供求平衡。
农业部:网上推介帮菜农寻市场
农业部开展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
农业部要求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通过组织农超、农校、农企对接等活动,扩大网上推介服务,帮助菜农寻市场、找销路,同时派出人员开拓异地市场,解决滞销卖难的燃眉之急。
紧急对策
上海:制订青菜成本价格保险
为了保护菜农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业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控,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全国首创的菜价保险机制。
据悉,上海已着手制订今年“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市级财政继续补贴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贴比例,投保人自缴保费比例不低于10%。
去年,上海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冬淡”青菜保险面积超过5.7万亩,共发生赔款424万元,亩均赔款近80元。
山东:组织单位采购滞销蔬菜
山东省商务厅前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主要蔬菜品种价格、销量监测,掌握消费需求变化。会同有关部门了解掌握各地主要蔬菜品种播种面积、长势、产量、采摘时间等生产情况,及时发布蔬菜供应、需求、价格变化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生产和市场流向。
发挥“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等长效机制作用,积极组织指导当地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等经营企业到蔬菜产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畅通销售渠道,优先销售滞销蔬菜。组织鼓励当地部队、学校和集体伙食单位等直接采购滞销蔬菜。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海南农产品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昨日正式 开 通(网 址 :http://ncp.dofcom.gov.cn),此平台集农产品信息采取、加工、发布为一体,既反映出海南农产品种植品种、数量规模、上市时间等供给信息,又反映农产品主销区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将有效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