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4月22日电(记者李亚楠)近日来,全国蔬菜种植第二大省河南多个地方的菜农在丰收之后,却遭遇季节性蔬菜价贱与滞销。郑州市中牟县的芹菜、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均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都少有人问津。
采访中,菜农和菜商纷纷反映,种植面积增加、油价上涨、高速治超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此次蔬菜“卖难”局面。
价贱滞销 菜农亏本
河南芹菜主产地之一中牟县今年获得了大丰收,然而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中牟明山庙芹菜交易市场聚满了开着机动三轮车来寻找买家的菜农,收菜人却寥寥可数。满面愁容的宋俊拉了一车芹菜,700多斤。他说:“价格太便宜了,今天早上最好的芹菜才8分,4分一斤的都有。”
宋俊种了5亩多芹菜。他说,去年芹菜收购价是一斤5角左右,高峰时能到1元。一亩地产1万斤芹菜,能卖5000元左右,5亩多毛收入有3万多元。 “今年按1毛算,每亩地只能卖1000元左右。而从菜苗、化肥到浇水,每亩芹菜的投资就超过2000元,每亩地赔1000多元。”
莴笋的命运同芹菜类似。惠济区古荥镇张庄村的岳艳丽种了2亩莴笋。她说:“去年一斤莴笋卖四五毛,今年5分钱一斤都卖过,好点也就一毛多。肥料、水、人工等每亩地成本将近1000元,一亩地莴笋产1万斤,按1毛钱卖,差不多刚够本。有些还不够本。”
多因素致蔬菜“卖难”
菜农们认为,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是菜价大跌的直接原因,油价提升运费导致收菜人减少也是重要原因。中牟县农业局园艺站王肖峰介绍,由于去年行情好,今年中牟芹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相比去年增加了至少20%。张庄村村委会主任岳百顺说,去年村里莴笋种植约200亩,今年种了近300亩,增加了1/3还多。
油价导致运费上涨,收菜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从新乡到中牟收购芹菜的郭树鹏说:“去年油价1升5块多,今年涨到了7块多。从新乡到郑州,光油价就多了40多元。今年来这收了几次菜,基本没挣到钱。”
菜商任晓跃从海南收长豆角到河南批发。他说,由于油价上涨,一趟运费比去年多了6000多元,由于高速治超,拉多了要交超载费,拉少了又不划算。
菜价整体偏低导致收菜利润也低于往年。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测,上周河南省蔬菜批发价格大幅走低,较前一周下跌10.66%。到中牟收芹菜的荥阳菜商朱松叶说:“去年4毛钱一斤收菜,回去5毛钱一斤批发给商贩,挣1毛。今年1毛钱一斤收,回去1毛5批给商贩,只能挣5分钱。”
在郑州市刘庄蔬菜批发市场内有一家摊位的周登田从云南收菜到河南批发。他说,去年从云南收西兰花每斤四元,回来加三角批发。今年云南那边西兰花只要一元左右,但是回来批发价上不去,只能加一两角。扣除运费、人工费、摊位费等,根本不挣钱。“还不如收购价贵点呢!”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收菜人比去年大减,进而导致蔬菜收购价下跌。中牟县明山庙芹菜交易市场负责人魏保林说:“去年新疆、内蒙古、东北都有收菜人开着大卡车来这里收菜,高峰时大卡车得排队。今年根本没有大卡车来了。去年一天能过磅近百吨,今年一天还不到10吨。”
培育农民合作组织避免盲目种植
河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瓜菜科科长陈彦峰认为,部分品种蔬菜滞销并非单一因素的结果,油价上涨肯定会有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他说:“目前是否出现整体上的供大于求还不好判断。”他倾向于认为是由于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区域、部分品种出现局部供过于求的现象。
河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河南省蔬菜种植面积为2538万亩,总产量6624.3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居全国二、三位。2008年和200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也维持在2500万亩左右。
陈彦峰建议,应该通过土地流转扶强扶优农民蔬菜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改成规模经营。“假如一个县,有10家、20家农民合作组织或者协会的话,就很容易做到数量可控,避免盲目种植,信息统计也容易,农民在蔬菜价格上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出台应急措施缓解“卖菜难”
据了解,蔬菜滞销地的政府已积极介入帮助菜农寻找销路,以最大限度减少菜农损失。郑州市委、市政府连续安排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芹菜、莴笋等蔬菜营销促销工作,决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全力解决部分蔬菜品种的积压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迅速调集资金,落实补偿措施。对出现严重滞销的芹菜实施保护价销售,确保生产地每斤芹菜的售价不低于0.1元,莴笋产地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的也要给予补贴。积极拓展运销通道,动员市内宾馆、学校和公共单位到蔬菜基地集中采购芹菜、莴笋。为蔬菜运输车辆和相关企业提供一切便利,加大滞销菜品的外运外销力度。引导菜农进入城市社区便利店和23个蔬菜直销点销售,并免除摊位费等费用。研究建立后期保护机制。由市政府补助,尽快建立大宗蔬菜生产的政策性保险基金,有效化解蔬菜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