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际粮价一路攀升政策调控具体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2  浏览次数:8824
内容摘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周二发布关于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至6月30日,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玉米深加工生产除饲料产品之外的货物,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计提进项税额。

  继打击市场投机,约谈企业限制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之后,从昨日开始,我国又将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对此消息,国内期货市场反应整体平静,但分析人士认为,行政调控在各个商品上已越来越具体化,并开始从产业链层面逐步疏解通胀压力。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周二发布关于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至6月30日,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玉米深加工生产除饲料产品之外的货物,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计提进项税额。

  玉米是居民日常消费口粮,也是动物基础饲料,还被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近年来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迅速发展,消费的玉米大幅度增加,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玉米供求平衡和流通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东吴期货王平介绍,此前国家为鼓励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临时性给予优惠补贴,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玉米深加工行业。本次财政部暂停玉米深加工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被认为是政策转向的信号,由鼓励发展变为控制玉米深加工的过快扩张。

  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最新预计,2010年度/2011年度国内玉米深加工消费数量将达到5000万吨,工业用玉米需求将增至29%。而2005年国内玉米工业消费为1100万吨,需求占总消费比例为13%。

  王平表示,玉米深加工项目盲目扩张,产生许多消极作用,如与饲料工业争粮,影响饲料加工、禽畜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投资浪费,企业开工率低,许多项目夭折,造成土地、资产闲置、资金呆死;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产品低价竞销,经营困难等等。其中最负面的影响是,成为玉米价格过快上涨的推手之一,加剧国内通胀。

  实际上,在本次财政部政策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清理玉米市场。据悉,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日前联合发文,宣布七条调控措施,其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今年6月底前,暂停对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以外的各类经营者发放贷款收购玉米;要求严格限定深加工玉米用量;严肃处理玉米深加工违规企业,对土地、环保等手续不齐备或未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拟建、在建项目一律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未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一律责令其停止生产,坚决遏制住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的势头。

  良运期货分析师姜楠认为,玉米市场调控政策连续密集出台,可见政府调控意愿之强烈。但短期难以改变玉米供需格局,对价格影响不大。

  美国农业部最新一期《世界农产品产量与消费展望报告》预计,2010年度/2011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68亿吨,消费量为1.64亿吨,由于中国玉米需求旺盛,预计该年度将进口150万吨玉米,与今年3月预测相比,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增加了50万吨。

  去年,我国曾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国际玉米价格随即出现一轮飙升,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全年涨幅45%。今年,境外机构和国内期货市场继续纷纷看涨玉米,目前大连玉米期货持仓量逼近100万手,远期合约也有将近10%的价格升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国际粮价一路攀升政策调控具体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22/27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