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关注到,即使是相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也会长出不一样的果实。4月18日,记者从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获悉,他们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就是通过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确定某种作物种植的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作物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这项研究,也解答了许多大家一直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容县的沙田柚好吃,为什么在灵山种植荔枝有利,为什么百色田阳的芒果特别香……
上林米:
地方优势物产带来反思
据广西农业气象专家介绍,在水果市场上,富川的脐橙颇有名气。富川脐橙在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时期气候条件优越,再加上9~11月昼夜温差大,对糖分积累和品质提高非常有利。西北的西瓜和新疆的哈密瓜都很甜,这与当地昼夜温差大很有关系。此外,桂南的香蕉、桂北的柑橘、桂西南的八角等,都是物种与气候相适应的例子。
即使把地理范围缩小到南宁市内,各个地方适宜种植的优势作物也并不相同。比如,许多初到南宁的人,不大容易理解为什么粮油店喜欢打 “上林米”的招牌。按照专业的说法,水稻在灌浆期若出现日平均气温≥35℃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将对其灌浆结实造成不利影响,容易导致高温逼熟影响早稻品质。换句话说,就是天气太热对水稻灌浆不利。在上林,因为紧挨着大明山,地理位置也较为优越,当地较为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早稻灌浆期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同理,晚稻米比早稻米好吃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晚稻在灌浆时气温较低,其灌浆成熟是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下完成的,大米口感更好。与上林相比,隆安热量充足,霜日少,霜期也短,对种植香蕉则较为有利。
恭城的月柿、容县的沙田柚、灵山的荔枝……各地农民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经验,证实一个地方总会有一种优势物产。这个现象又反过来让人思考:这些作物的分布是否已经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有没有需要调整作物的地方?能否规模化种植?
田阳芒:
气候可行性研究结“硕果”
过不了多久,又大又甜的田阳芒果就要上市了。田阳所在的百色市,在大家印象中是干旱多发的区域,但相关专家研究却发现,右江河谷的天气气候对于芒果种植来说是一项独特的优势。当地冬季气候温暖,冻害少,非常利于芒果树的安全越冬。春季,这里的日照相比于广西其他地区都多,气温升高快,降雨也偏少。这些条件,对芒果的发芽分化、开花结果非常有利。到了四五月份的挂果期,当地日照仍然较多,对甜度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反之,要是田阳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作物,人们不仅吃不到那么香甜的芒果,当地的农民更会叫苦不迭。作为农业气象专家的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正研高工苏永秀,从2001年开始就带领她的科研团队,采用GIS新技术,开展了广西特色农业气候区划细化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苏永秀说,每种植物甚至是动物,都有自己的气候适应性。受地形的影响,一个县(市)内,甚至一个乡(镇)内不同地点的气候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丘陵山区气候差异更大。作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就如同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取得高产、优质和高效益就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