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郁金香花期护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6  浏览次数:81339
内容摘要:郁金香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温,在炎热的季节就会转入休眠。平时喜湿润、冷凉气候和背风向阳的环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一个成熟的郁金香种球 包含了三代鳞茎,或称三代种球。大种球本身是第一代种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

 郁金香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温,在炎热的季节就会转入休眠。平时喜湿润、冷凉气候和背风向阳的环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一个成熟的郁金香种球 包含了三代鳞茎,或称三代种球。大种球本身是第一代种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后当年开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种球为子球,它们可培育成大种球。


  郁金香种球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开花,在原产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温时间,郁金香种球能够获得足够的低温处理时间,可以在春天自然开花。一般来说,在生产上使用的郁金香球茎有5℃处理和9℃处理,处理后的种植方法主要是温室栽培和箱内促成栽培。


  在华南等南方地区栽培郁金香因受温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这三个月内种植。12月份华南地区的气温仍可能很高,这时可以将郁金香栽培于栽培箱中,置于约5℃冷库中,放置2周至3周,待郁金香球茎已长根,芽约1厘米至2厘米长时,再将其移出冷库置于栽植棚内生长。


  华南地区栽培郁金香受气候的影响较大,郁金香对温度敏感,若在华南地区出现“暖冬”的天气,往往就会使大批郁金香提前开花,花的品质也大受影响。为保证郁金香能准时开花,在生长期中应尽量保持日间温度17℃-20℃,夜间温度10℃-12℃,温度高时可通过遮光、通风降低温度,温度过低时可通过加温、增加光照促进生长。用控水来抑制生长,会出现“干花”现象。如持续高温,箱装的可将箱移入冷库,注意冷库温度应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茎抽长时移入,否则易造成花蕾发育不良。郁金香的花期控制还可以通过植物生长激素来调节。如用赤霉素浸泡郁金香球茎,使之在温室中开花,并且可加大花的直径。

郁金香采切保鲜
  切花的采切与保鲜: 蕾充分着色,即可采切上市。用稍低的温度进行管理的,可逐渐着色;但用高温提早开花的,着色差。同时,着色迟的,在运输和市场成交时易损伤。因此,临近开花时,要避免过记的温度,在充实遮光的同时要保持通气良好,切花时容易拔起球根,可用钳夹切割,尽可能带上球根内部的茎。切花根据品种、株高和花的大小分选,10枝一束装箱运输。瓶插保鲜可用10×10~6杀藻铵、2.5%糖、10×10~6碳酸钙的混合液,可用糖、矮壮素及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的混合液。

郁金香采后技术
  1. 切花主要特性:夜间低温促成栽培时间越长,切花瓶插寿命越长。
  2. 采切发育阶段:郁金香最佳采切期因品种而异。一般在花朵的1/2着色时采切。采后立即置于温度为2℃和至少85%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下。
  3. 瓶插寿命:瓶插寿命短的仅3~4天,长的约5~7天。
  4. 保鲜剂处理方法:保鲜液使花茎伸长过长,对延长瓶插寿命作用不大。因此,一般不采用保鲜液。
  5. 储藏和运输技术:可干储(水平放置)或湿储(垂直放置)在2℃温度下,花头用塑料薄膜紧密包裹,但不宜长期储存。一些品种在绿蕾阶段连带鳞茎一起收获,在0℃温度下可以储藏2~3周。
  6. 零售商和消费者处理方法
  (1) 对花茎进行再剪截,把切花插入15~20厘米深的水中,花头用塑料薄膜包裹,在室温下水合处理,直至切花坚挺。
  (2) 切花储存在2℃温度下,瓶插寿命最长。
  (3) 插花应放在冷凉、无风的环境下,不要靠近火炉。郁金香具有趋光性,室内光线应分布均匀,以免引起弯茎现象。
  (4) 不要把郁金香和水仙花同置一个容器中,否则郁金香寿命会缩短。郁金香可能引起手掌皮肤红肿,处理时应小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郁金香花期护理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6/247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技术 护理 花期 郁金香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