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中国古代的“郁金香”记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6  浏览次数:81870
内容摘要:鬯酒 《易》中有匕鬯不惊之语,其中那个复杂的鬯字是一种酒,一种特殊的酒因为它用郁金 (注意:中药里面所称的郁金不是指郁金香的花或者郁金香的球茎。中药里面所称郁金是一种姜科植物)浸泡过,所以拥有芬芳的香气。 这种郁金草,在唐人的描述中,它气息芬芳

鬯酒
  《易》中有“匕鬯不惊”之语,其中那个复杂的“鬯”字是一种酒,一种特殊的酒——因为它用郁金 (注意:中药里面所称的郁金不是指郁金香的花或者郁金香的球茎。中药里面所称郁金是一种姜科植物)浸泡过,所以拥有芬芳的香气。


  这种郁金草,在唐人的描述中,它气息芬芳袭人,用来浸酒之后,酒不禁会染上它的香气,而且会呈现金黄色(应该就是现代人所谓的琥珀色)。李白名诗中的“兰陵美酒郁金香”即是对它的描述。而现在我们常讲的被荷兰定为国花的郁金香并没有什么香气。


  这种郁金草在早期可能比较难得,因为从周代开始,它就出现在倭人进贡中原的贡品中。倭人,即今之日本人。看来,这种郁金草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并不多见,应该是相当珍贵的,一度只掌控在天子手中,而被它浸过的带有香味的酒也被视为是珍贵的,它用于宗庙祭祀或是重大场合,服用它被认为是祛灾致福的。


  因此,中国古代所说的“郁金香”不是现在的荷兰国花,而是由郁金草泡制的“鬯”酒所散发出的芬芳的香气。


郁金香相关诗词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郁金香酒
  该诗所描写的“郁金香”的酒,后世实已失传。但正是在此诗的启发下,大约在明代出现了一种名为“郁金香”的酒。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和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郁金香”酒,都相当出名。


  郁金香酒用上白文米经过传统发酵后,配以郁金、当归、杜仲等二十多种药材酿成。酒色紫红透明,浓度高,饮之醇香,味甜微酸,稍有药味,在加上糖便适中(25度),酒精度低(20度),自然深受男子汉欢迎。据说,妇女也爱饮用,故有“太太酒”之称。

小说《郁金香》
  美丽的女仆推开一扇沉重的门——张爱玲写于1947年、近万字的小说《郁金香》在这样的意象中缓缓展开。北京学者吴福辉透露,他与他的博士生李楠共同发现了这部“流失已久”的张爱玲小说。


  张爱玲的小说《郁金香》在《小日报》以连载方式逐日发表,从1947年5月16日至5月31日止,共计费时16天。每期载于该报第二版左下方,长短不等,最长者几乎通栏,大约总在六七百字左右。


  这部作品依然是男女情感纠葛的故事。一个旧式大家庭中,女仆金香与大少爷真心相爱,而二少爷也对金香展开了虚伪的追求,同时贯穿着家族中正房、侧室的明争暗斗。小说结尾,也充满着浓郁的“张风”,月亮、深夜中突兀的声音等张爱玲最喜爱的意象,一应俱全。


  小说所塑造的女仆金香的形象和宝初、宝余的兄弟形象,完完全全是张爱玲式的;小说结构的完整和情节的巧设,也完完全全是张爱玲式的,特别是小说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和精妙细节,更是张爱玲式的,出人意外的结局,余音袅袅,充满张爱玲独有的“苍凉”。宝初这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分明能在他身上看到《半生缘》中沈世钧的影子。


  从文本上看,《郁金香》无论在结构、文字、细节等各个层面,都具备张爱玲独特的韵味。而《郁金香》悲剧性的结尾,也令人隐隐联想到《十八春》。


  《郁金香》的发现,填补了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空白。是张仍处于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文笔细腻,艺术价值相当高。它的重要价值毋庸置疑。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张爱玲1949年以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连载小说,它也是张爱玲写作通俗连载小说最初的尝试,在《郁金香》之后才有《十八春》,才有《小艾》;它的发现也为张爱玲小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女仆系列增添了新的形象,从而也就为张爱玲小说研究提供了可供探讨阐释的新空间。在“湮没”整整58年之后,《郁金香》终于出土,实在值得庆幸。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古代的“郁金香”记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6/24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记载 郁金香 古代 中国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