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关于对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和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5  浏览次数:8809
内容摘要: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是改变我市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也是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自去年6月份以来,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集中力量,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掀起了设施农业建设高潮。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调查组

  3月下旬,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成调查组,对五个县(市)的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实地走访了37处新建成小区和在建现场,听取了市农委关于全市情况的汇报,召开了龙头企业负责人、农业站长、村书记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是改变我市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也是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自去年6月份以来,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集中力量,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掀起了设施农业建设高潮。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全市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推进快,势头好,成效显著。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市政府先后召开15次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交办会、调度会、现场会,分别与县(市)区领导签订责任状。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都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先后召开了常委会议、常务会议及多次办公会议,对设施农业建设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二)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3月底,全市设施农业土地调整面积106万亩,其中建设完成52万亩,去冬今春已陆续投入生产。今春建设任务48万亩,已开工建设24万亩。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北票市、凌源市、喀左县又有了新的进展,朝阳县、建平县等地也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棚内产业以蔬菜为主,花卉、瓜果、食用菌全面发展,蔬菜生产也在向一品为主、多品种为辅扩展;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国外新品种应用率超过38%,秸秆反应堆、膜下滴灌等新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四)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明显。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朝政发[2010]29号),提出了加强我市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八项保障措施。在主要蔬菜种类的生产中实施了无公害技术规程,重点批发市场建立了农药残留检测体系。目前,我市已有4个蔬菜生产合作社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9个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7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五)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蔬菜、花卉等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6 个,参社农户6000余个;据统计,2010年,全市设施生产面积达到105万亩(含老棚),用不足16%的耕地,实现设施农业产量330万吨,实现产值 81.5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80元,面积、产量、产值、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0.9%、22.2%、25.4%、37.5%。同时,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兴起,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存在问题
从这次调查看,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进度明显不平衡。基础较好的地区,干部群众认识一致、思想统一,力度大、措施硬,推进快、质量高,整个建设场面令人鼓舞。而一些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的地区,群众接受还有一定难度,干部中也有畏难情绪,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农民融资渠道不畅。与前几年相比,由于建设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提高,新建一栋暖棚的投资需增加一倍左右,但由于农信社受国家放贷规模的限制,加之要求集中连片建设的企业、大户贷款需办理抵押和担保,使用贷款难度较大,投资方对政府的各项承诺提出质疑。受资金制约,部分在建工程进展缓慢,资金短缺仍然是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三是企业参与建设的集中连片小区附属用地使用困难,各县(市)区在理解运用政策上不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施牵动作用,需要建设冷库、仓库、生产生活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述附属设施在土地使用上受到了制约。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老区市场如凌源八里堡批发市场、北票庄头营子批发市场,都急需扩容提质,完善功能,以适应百万亩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区市场建设正在筹划和起步中,目前的状况是生产规模小且比较分散,又缺少市场拉动,菜农卖菜不但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能卖到合理的价格,农户收益和发展积极性受到消极影响。五是水电路配套滞后于设施农业建设速度,一些县区存在着温室大棚建好后水电不能及时配套的问题。如双塔区桃花吐镇李家窝铺村千亩小区自去年11月开工建设,至今配不上电,打不了机井,大棚钢骨架不能实施焊接,影响了政府的信誉和群众的积极性。六是种苗培育建设滞后。种苗培育能力不足,种苗中心建设急需加强。七是设施农业管理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目前全市技术服务队伍不足,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力量薄弱,一线技术服务人员缺乏。
三、几点建议
第一,还需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推进力度。目前已进4月,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集中精力,打好春季攻坚战。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完全符合朝阳的实际,也是我市多年来解决农业发展出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验总结,在设施农业建设上不存在多的问题,而应该抓住省政府扶持的机遇,充分运用各项扶持政策,多干一亩是一亩,能多干就不能少干。要注重用典型事例和实际成果教育和引导群众,新闻舆论应进一步加大对具体事例和效益成果的宣传引导,进一步调动起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对设施农业建设难度较大、速度较慢的县(市)区,市政府应重点督察,帮助剖析难点,落实奖惩措施,尽快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把握发展进程,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针对当前设施农业建设中的制约和限制因素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认真分析研究,破解难题,特别是对比较突出的如土地使用、水电配套、贷款使用等困难逐项明确指导性意见,切实落实相关政策,防止因各种制约因素影响建设进度甚至出现半截子工程和建成后难以投入使用的问题发生。
第三,加快市场体系和农民组织体系建设,培育和推广名优品牌。进一步完善现有批发市场功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域内外企业、当地农民、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投入,建设产权明晰的主体市场,尽快完善市场仓储、加工、运输等服务功能;要引导和鼓励生产大户和普通农户成立农产品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要从各方面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做大做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和推广名优品牌,突出主打品种,走“一县一品”的路子。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建设,认真落实相关检测规定,在初始环节上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污染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引发事故。在设施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上增信誉、创品牌、打市场,逐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群众的生产效益,使我市的设施农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切实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要抓住乡镇服务体系改革的契机,按照“一乡一站,三权在县”的要求,把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到位,保证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手段。要进一步落实市政府下发的《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种苗中心建设、农民培训、市场建设扶持意见的通知》(朝政办发 [2011]6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整合相关方面的培训资源向设施农业培训倾斜,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将财政投入纳入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手段。同时,还应采取发挥当地土专家和示范户作用、聘请外地能人指导、鼓励符合专业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等办法,多渠道缓解基层技术队伍薄弱的难题。
第五,大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完善种苗中心建设。秸秆反应堆、立体栽培等实用新技术,经过试验和局部应用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要努力完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体系,按照市政府2011年6号文件要求,加快县级种苗中心建设,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满足生产需要的目标。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市里已投入专项资金,县(市)区也应适当安排资金作为补贴,更好地促进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我市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关于对新增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和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5/235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