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畜牧养殖 » 正文

养猪技术易混淆的猪病咋鉴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3  浏览次数:81286
内容摘要:一、从流行病学上鉴别: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

一、从流行病学上鉴别: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的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不高,流行缓慢。

二、从临床症状上鉴别:
   猪瘟:猪常常突然发病,表现为稽留高热、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黏膜发绀,耳根、四肢内侧、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病猪先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常带有黏液。

   猪丹毒:与急性猪瘟很容易混淆,但患猪丹毒的病猪很少发生腹泻,耳根、腹部、两腿内侧皮肤出现特征性的俗称“打火印”的疹块。

   仔猪副伤寒:病猪拉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便带血,有腥臭味。猪患慢性副伤寒时反复下痢,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

三、从病理变化上鉴别:
   猪瘟:病猪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胆囊和大肠黏膜出血最为常见。肾脏色泽变淡,皮质上有针尖状至小米状的紫红色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全身淋巴结充血,切面呈大理石状。盲肠和结肠,特别是回盲口有钮扣状溃疡。

   猪丹毒:以全身出现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肾淤血肿大。

   仔猪副伤寒: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有黄色或灰白色的点状坏死灶。脾肿大呈暗紫色。肺有灰黄色干酪样结节。大肠壁增厚,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猪技术易混淆的猪病咋鉴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3/21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