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畜牧养殖 » 正文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营养调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3  浏览次数:81255
内容摘要: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

  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

  然而,对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也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紊乱,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出现腹泻和水肿等病理现象。

  其中腹泻是最普遍的现象,轻度腹泻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仔猪脱水,成为僵猪甚至死亡。据报道,在美国,断奶仔猪腹泻病发生率为57%,所造成的死亡率达10.8%,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在实行仔猪早期断奶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仔猪有较高的生长速度,防止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病的发生,便成为当代养猪生产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生产队曾研究了心理、环境、营养这三种应激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理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断奶应激以营养应激影响最大,而心理和环境应激的影响则较小。故早期断奶仔猪料的配制,直接关系到断奶仔猪生长及今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1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1.1 消化器官功能不发达

  仔猪胃肠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机能微弱,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密切关系的小肠绒毛长度、小肠上皮凹陷深度、绒毛面积和淋巴细胞等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小肠绒毛很容易被病菌和正常的断奶措施所破坏而缩小小肠对养分的吸收面积。尤其是在断奶后,日粮中含有大量禾本科谷物时,在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肠绒毛很快剧烈缩短,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手指状变为平舌状,隐窝加深,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暂时变小,而且由于仔猪胃排空速度快,缺乏反射性胃液分泌,因此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得到消化、吸收,而以腹泻的形式排出。

  1.2 消化酶活性降低

  研究表明,在仔猪0~4周龄期间,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分解酶活性逐周成倍增长,但4周龄断奶后一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1/3,经两周后才能恢复并超过断奶前水平(胰脂肪酶除外)。

  此外,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乳糖的消失,乳酸来源终止,而此时盐酸分泌量少,且缺乏游离盐酸,再加上饲料中蛋白质和无机盐阳离子与酸结合,更使酸度下降,胃pH值上升到5.5以上,直接影响到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等的功能。

  因此早期断奶仔猪酶活性不足,特别是在断奶后一周,仔猪胃肠道对非乳饲料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利用率较差,不能很好地消化植物饲料蛋白、适应固体饲料,这就会造成仔猪早期断奶后1~2周期间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1.3 免疫功能不健全

  母猪初乳中乳球蛋白(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达7%,初生仔猪由于肠壁通透性很大,可以完全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而获得被动免疫。而此后,由于常乳中的乳球蛋白含量仅为0.5%以及肠壁的封闭作用,仔猪从常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就很少了。仔猪通过吮吸初乳而获的被动免疫在出生后第一周效价最高,到第三周降到最低水平。

  仔猪主动免疫一般在10日龄以后开始形成,但在30~35日龄前自身合成的抗体数量很少,至6周龄才主要依靠自身合成抗体。2~6周龄期为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的过渡期。

  由于早期断奶正处在此过渡期,而且与自然吮乳仔猪相比,早期断奶仔猪表现出显著的免疫抑制,因此此期仔猪抵抗力极弱,易发生腹泻及疫病。此外,来自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豆粕中的球蛋白、β-聚球蛋白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复合物是造成仔猪胃肠道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饲喂断奶仔猪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造成肠道绒毛高度降低、绒毛萎缩脱落、吸收不良而导致腹泻。

  1.4 断奶应激

  早期断奶是应激性的。断奶后,仔猪不仅要面对与母猪分离和断奶后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还要适应由温热的液体母乳转变成冷而干燥的固体颗粒料。

  研究表明,由于母仔分离所造成的心理应激以及由于仔猪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所造成的环境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不大,然而,由母乳转向干饲料的营养应激则使仔猪失重,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及肝糖原等水平均降低,胃pH值、氢化可的松、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缓慢甚至体重减轻,并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的发生。

  1.5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病原性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原之一,它在猪肠道中生长繁殖所需的最适pH值为6~8,pH 4以下才能使其失活。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胃酸分泌不足,采食固体饲料后,胃肠pH会上升到5.5以上甚至更高。同时,断奶应激还会使循环抗体水平降低,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引起仔猪抗病力弱。#p#分页标题#e#

  这就为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在其中安居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大肠杆菌可以分泌肠毒素,肠毒素可以与肠粘膜上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小肠粘膜不可逆的高液体分泌,形成腹泻,肠毒素还可进一步作用使肠上皮组织受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2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

  解决断奶仔猪腹泻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根据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和腹泻原因配制仔猪易消化的饲料,下面就从饲料配制方面介绍预防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

  2.1 选择合适的蛋白质原料、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及考虑添加苏氨酸

  目前绝大部分仔猪料中的豆粕用量均超过20%。而大豆蛋白质中的抗原成分是引起仔猪肠道损伤,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

  解决的方法,一是通过豆粕或饲粮加工来部分降低蛋白中的抗原成分,如通过饲粮膨化、或豆粕或大豆的湿膨化加工、或热乙醇浸提豆粕或大豆等。

  二是限制大豆产品的用量,一般推荐断奶仔猪日粮中大豆产品的用量以不超过20%为宜,然后通过添加其它蛋白原料来满足仔猪蛋白质的需要,如在日粮中可适当添加喷雾干燥血粉、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奶粉、鱼粉、面筋粉等。

  张振斌等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不仅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还可增强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

  目前大部分厂家仔猪料的蛋白质含量偏高。而大量的研究表明,仔猪的腹泻与日粮高蛋白水平有关。

  生产队将5周龄断奶、体重9.4kg仔猪日粮蛋白水平从22%下降至19%,添加赖AA,结果表明,仔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P<0.01=,仔猪腹泻率下降40%;董国忠,等的研究表明,低蛋白(18%与17%)氨基酸平衡日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日粮,饲料中适当使用一些鱼粉及奶制品,可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综合来看,5~10kg和10~20kg仔猪粗蛋白水平保证在18%~20%和16%~18%较好,但必须充分保证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蛋、苏、色氨酸的供给。

  仔猪饲料中氨基酸,目前以赖、蛋氨酸的添加为普遍,而苏、色氨酸相对较少。实际上,以玉米/豆粕为主的谷物型猪日粮中添加赖、蛋氨酸后,苏氨酸已成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通过添加上述四种氨基酸使仔猪日粮氨基酸平衡,使日粮蛋白质水平比现在生产中通用的降低2%~4%,从而改善饲料中氮的利用率,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应该是可行的。

  生产队研究表明,通过添加合成苏、色氨酸,低蛋白含量组(18%与16%)在试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采食量、腹泻频率方面均比高蛋白组(20%)有所改善。

  生产队研究表明,平衡氨基酸使蛋白质水平降低可减少仔猪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

  但最合理的仔猪料应该是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并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来配制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即涉及到猪理想蛋白质的应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营养调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3/21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