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 正文

河北省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2  浏览次数:8836
内容摘要:他们组织意识淡薄,组织化程度低。在企业中,工作单位没有任何组织的比例高达35.8%,只有党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分别占12.5%和11.6%,既有党团组织又有老乡会等自发群体组织的仅占2.5%。这些导致其职业安全形势受到严峻挑战。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城镇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村户籍人口。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60.9%,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

省政协委员张泽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不仅缘于工作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责任。通过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的深入调研,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在城市工作与生活面临巨大压力

张泽峰委员介绍,河北省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三高一低”的群体特点,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他们向往城市生活,但职业前景模糊,生存压力大。40.1%的人认为工作前景不确定是自己面临的最大压力,23.4%的人认为居无定所、物价高给自己带来很大生存压力,还有部分人认为难以融入城市和缺乏精神寄托是自身压力的主要来源。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担心子女的教育问题。

他们组织意识淡薄,组织化程度低。在企业中,工作单位没有任何组织的比例高达35.8%,只有党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分别占12.5%和11.6%,既有党团组织又有老乡会等自发群体组织的仅占2.5%。这些导致其职业安全形势受到严峻挑战。

他们维权意识弱,维权途径单一。35.9% 的人首选维权途径是求助于亲戚朋友,只有18.7%的人选择找政府劳动仲裁机构寻求法律帮助,还有17.8%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建立的权益表达机制和通道尚不健全,进行权益诉求的平台尚待完善。

他们学习渠道单一,职业技能匮乏。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电视,分别占到45.4%和31.8%,缺乏社会学习。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上比父辈有所提升,但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依然偏低。调查发现,仅有9.2%的人挣钱后用于学习培训,有60.9%的人特别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提供各种免费技能培训。

推广完善农民工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

张泽峰委员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新生的庞大劳动群体,做好这一群体的工作,对于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他建议,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纳入全省劳动培训规划,建立农民工信息日常调查、专门统计、登记备案等制度,为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办理农民工培训卡,作为其参加培训、享受政策性金融资助和财政资助等扶持政策的依据。根据社会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多种门类、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特别要加强与大企业联合,培育大量高级技工。把人文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岗前培训和年度培训的重要内容。

创新农民工组织形式和入会方式,通过源头入会、劳务市场入会、先入会再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加强劳务派遣工入会等措施,推进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推广完善农民工“一次入会、持证接转、全省通用、进出登记”的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制度。以企业用人单位和城市社区为载体,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组织化、制度化渠道,积极吸纳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开辟“维权”绿色通道,积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如何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后顾之忧?张泽峰委员呼吁,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工作;完善工伤保险纠纷制度化解决渠道,真正使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生活救助范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地与本地居民一样享有入学、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大力建设廉租房,保障农民工定有所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河北省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2/21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