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综合技术 » 正文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0  浏览次数:81027
内容摘要:症状 又称白尖

 症状

    又称白尖病、线虫枯死病。分布在国内各稻区。苗期症状不明显,偶在4-5片真叶时出现叶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病株孕穗后干尖更严重,剑叶或其下2-3 叶尖端1-8cm渐枯黄,半透明,扭曲干尖,变为灰白或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湿度大有雾露存在时,干尖叶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渍状,随风飘动,露干后又复卷曲。有的病株不显症,但稻穗带有线虫,大多数植株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矮小,病穗较小,秕粒多,多不孕,穗直立。

  病原

    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ristie称贝西滑刃线虫(稻干尖线虫),属线形动物门。雌虫蠕虫形,直线或稍弯,体长500-800μm,尾部自阴门后变细,阴门角皮不突出。雄虫上部直线形,体长458-600μm死后尾部呈直角弯曲成必状。尾侧有3个乳状突起,交接刺新月形,刺状,无交合伞。线虫活跃时宛如蛇行水中,停止时常扭结或卷曲成盘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成虫、幼虫在谷粒颖壳中越冬,干燥条件可存活3年,浸水条件能存活30天。浸种时,种子内线虫复苏,游离于水中,遇幼芽从芽鞘缝钻入,附于生长点、叶芽及新生嫩叶尖端的细胞外,以吻针刺入细胞吸食汁液,致被害叶形成干尖。线虫在稻株体内生长发育并交配繁殖,随稻株生长,侵入穗原基。孕穗期集中在幼穗颖壳内外,造成穗粒带虫。线虫在稻株内约繁殖1 -2代。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传播,扩大为害。土壤不能传病。随稻种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加强检疫,严格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2)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先将稻种预浸于冷水中24小时,然后放在45-47℃温水中5分钟提温,再放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取出立即冷却,催芽中,防效90%。或用0.5%盐酸溶液浸种72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5次种子。或40%杀线酯(醋酸乙酯)乳油500倍液,浸种50kg种子,浸泡24小时,再用清水冲洗。或用15g线菌清加水8kg,浸6kg种子,浸种60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再催芽中。或用80%敌敌畏乳油0.5kg加水500k,浸种48小时,浸后冲洗催芽。用温汤或药剂浸种时,发芽势有降低的趋势,如直播易引致烂种或烂秧,故需催好芽。

(绿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10/192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