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迫在眉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7  浏览次数:8873
内容摘要:瘦肉精事件再次表明,公司加农户形式不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应的理想之道。瘦肉精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年都有相关事件发生。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问题出在大公司身上,这令舆情一时沸腾:生猪贩子和私营屠宰商显然是不能被充分信任的,现如今大品牌公司也不靠

  最近跟农产品有关的两件事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是瘦肉精事件;一是玉米涨价。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其背后的深层次因素和解决之道其实是相同的: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瘦肉精事件再次表明,公司加农户形式不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供应的理想之道。瘦肉精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年都有相关事件发生。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问题出在大公司身上,这令舆情一时沸腾:生猪贩子和私营屠宰商显然是不能被充分信任的,现如今大品牌公司也不靠谱,这让普通消费者如何是好。

  而公司自然也是大呼冤枉,认为自己是代人受过。抛开卸责这层因素,这话也有几分道理,面对众多散养小农户,确实是防不胜防。回到国营屠宰厂模式不现实,一个可行之道是走全产业链路线,从养殖到屠宰到加工,也就是横向的一体化,但对资金和管理的要求也很高。

  再来看玉米。据说玉米平抑乏力是因为中储粮此前补库乏力,手中“弹药”不充足,而补库乏力是因为农民嫌中储粮定价太低。价格高不成低不就确实是中储粮等收储企业的软肋所在,低了农民不买账,高了形同托市,有人为加剧通胀之嫌。回到统购统销也不现实,走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路线,一来成本也很高昂,二来似乎也不是收储企业该干的事。

  一个猪肉,一个玉米,尽显公司面对小农户时的乏力。回到计划经济不可行,培养全产业链或横向一体化型的“巨无霸”企业,来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和质量安全是不是最佳模式,会否造成新的垄断,尚在未定之数。还有一个现实的束缚,就是考虑到农村人口的基数和人多地少的现实,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怎么提高城市化率和工业化进程,我们都必须面对众多农民“小户经营”这个现实。这也决定了我们无法走美国那种人少地多基础上的横向一体化大工业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出路在于承认小农户经营的现实,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当然更为可取的是他们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组织。公司加农户所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和组织成本问题,在公司加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组合中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无论是减少自发无序的买卖,规避弄虚作假行为,还是长期供给收购协议的签订和履约,均可以实现“有困难,找组织”。而对于小农户来说,也可以在保留散户经营形式的同时,享有规模经济的效益,分享此前因个体投入单薄而难以置喙的高端技术等,并能够更好规避市场的风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迫在眉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07/15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