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两翼”农户收入增速超“一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7  浏览次数:81018
内容摘要:昨日,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办发布消息称,我市“两翼”农户增收工程首年告捷,去年户均增收3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3元,比全市平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一圈”农户。

  2010年9月10日,市民在重庆“两翼”地区农产品直销会上选购万州产出的苦瓜。

  去年2月,我市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一年过去了,农民的包包鼓了没?

  昨日,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办发布消息称,我市“两翼”农户增收工程首年告捷,去年户均增收3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3元,比全市平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一圈”农户。

  “两翼”农产品网上卖了6亿多

  “去年以来,明显感觉来自区县的农产品多了起来。”家住杨家坪直港大道的吴秀珍昨日说,城口的山地鸡、秀山的土鸡、忠州的柑橘……“我都常常买”。

  启动“两翼”农户增收工程后,市商委提出了“两翼”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久、卖得好”目标。市商委流通处处长彭和良说,去年2月以来,主城区112个超市设立了“两翼”农产品销售专区。

  “两翼”农产品购销渠道不仅仅只限于进超市。“两翼”农户的农产品还通过展会、网络,走出了重庆。彭和良说,去年2月至今,“两翼”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出了6.2亿元。

  垫江县白家镇丛林村很偏僻,村民以种菜为生,蔬菜种植面积达2.6万亩,但因没有销路,蔬菜常常烂在地里。在“两翼”增收工程中,垫江县帮助他们组建了专业销售团队,其种植的蔬菜不仅进入了重百、新世纪等超市,还成了汇源集团、恒河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供货方。

  超半农户获帮扶防止“被增收”

  “两翼”集中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而“两翼”增收工程的核心词除了增收外,还有均衡,即户户增收。其目标是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为了防止利用大企业、大项目垒起高产值,使平均数下的部分农户出现“被增收”的情形,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各地“一把手”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到了“三农”上,采取专项督察、工作点评、定期排位、考核奖惩等办法强力推进户户增收。

  “对一些比较困难、基础不好的农户,实行‘结对帮扶’。”市“两翼”万元增收办主任张泽洲说,截至目前,“两翼”共有210万农户和机关干部以及科技人员结成了对子。

  市农委研究室主任颜其勇说,“两翼”地区的每一家农户都有一张卡,叫“万元增收到户明白卡”,在这张卡上,每户人家将要通过什么项目增收一目了然。

  奉节县吐祥镇石笋村村民谭天兴的增收项目是种植葡萄。谭天兴说,村里有201户,每家都有一个技术人员上门来手把手教怎么种葡萄。

  投28.7亿元助推“两翼”增收

  张泽洲介绍,去年,我市各级财政“真金白银”投入28.7亿元,举全市之力助推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增收。

  据介绍,去年,我市大力培育畜、禽、菜、果、林、药、渔等主导产业,“两翼”新发展柑橘12万亩、蔬菜40万亩、林下经济270万亩,出栏牛羊 200多万头(只)、家禽8000万只。此外,全市启动建设市级良种场111个,目前已建成75个,各区县还自建良种场119个,以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增收工程。

  为了户户富裕,我市采取贴息直补等措施,壮龙头、抓合作,突出产销一体,带动千万农户做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两翼”新发展龙头企业152家,总数达6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561个,入社农户超35%。

  同时,我市还与重庆银行等5家银行签订650亿元金融助推协议,使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门槛、时限明显缩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将对农户信用贷款额度从3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农民金融需求。

  “两翼”农户收入增速超“一圈”

  “可以这么说,‘两翼’增收工程首年告捷!”张泽洲说,根据统计监测,2010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4823元,增长23%,比全市平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

  “去年,‘两翼’农民户均增收3453元,比‘一圈’农户平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颜其勇说,“两翼”农户人均增收如此大幅度高过“一圈”的农户,这还是头一次。

  据悉,今年是万元增收工程的攻坚突破年,我市的目标是确保今年“两翼”农户增收3500元以上,为此我市谋划了一大批“动作”。

  今年,我市将新增土鸡5000万只、牛羊45万头、柑橘15万亩、蔬菜面积达到360万亩。销路已找好,我市将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1200个重庆农产品经营网点,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设立重庆馆,在义乌设立重庆名优特新农产品专销馆。

  张泽洲说,今年我市为“两翼”农户增收工程安排了7亿元资金,做到家家有项目,户户能增收。#p#分页标题#e#

  故事

  “三轮车夫”变身“果蔬大王”

  程永兴,曾经是重庆主城区的一个三轮车夫,如今,他已是享誉黔江的“果蔬大王”。完成这一蜕变,他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他说,“如果不是‘两翼’农户增收工程,我不会有这么一天!”

  在回老家黔江之前,程永兴已在主城区当了整整15年三轮车夫。去年4月,程永兴回老家一趟,正好遇到镇上干部来宣传“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我看到政府给出的政策的确好,还有专门的科技人员来帮忙。”程永兴决定,“胆子大一回”,不再回主城了,改种蔬菜和水果。

  程永兴以每年每亩350元的价格,租下42户农户的200多亩地,种起了黑皮冬瓜和贡水白柚。程永兴说,其实自己的“胆子”来源于有政府帮忙找销路,“如果要自己找销路,我还真的不敢干,还不如回去拉三轮”。

  夏季,在市商委举行的农商对接会上,程永兴还未正式丰收的冬瓜得到多家超市青睐,纷纷提前下单,其中,重庆中百仓储农产品超市签订3年销售合同260吨;重庆永辉超市签订750吨销售合同。

  10月,程永兴的冬瓜大丰收了,销售收入达到60余万元。他说,“我从来没想到我可以挣这么多钱,是60万元啊!”

  现在的程永兴已是大老板了,他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计划种黑皮冬瓜、贡水白柚、脆红李,经果林下再套种肾豆、西瓜等。

  自己富裕了,程永兴不忘带动周围农户增收。当地社区干部算了一笔账,农户可得到程永兴给的土地租金,而且每个月至少为程永兴打工15天,每天的务工收入50元,一年每人收入可接近万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两翼”农户收入增速超“一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407/15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