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多如牛毛,肆虐的“骗补”现象,更是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1月8日,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加强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监管防止骗补等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以下称“《通知》”),提出要将2011年作为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监管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各种骗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这不是主管部门第一次出击。去年6月,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已联合发文,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加强家电下乡活动的监管,对骗补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短短7个月内,主管部门两次专门发文整顿家电下乡骗补行为,可见骗补事态之凶。
家电下乡从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和青岛三省一市进行试点,后范围扩大到14个省市,最后于2009年2月起在全国推广。
从民生角度讲,家电下乡让利于民,有利于改善民生。从经济角度讲,家电下乡有利于促进家电行业发展。过去两年,国内外业者或分析人士在评论中国IT市场时,总是把家电下乡政策作为牵动市场蓬勃向上的力量之一。
正因如此,无论是本土厂商,还是活跃于中国市场的外国业者,都对参与家电下乡充满热情。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惠民工程变了味儿,变成一些商家的“牟利工程”。
在先前媒体的报道中,从一线到二三线品牌,都有深陷“骗补门”或是涉嫌骗补遭到调查的,尽管分不清到底是厂商所为还是经销商所为。
虚报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数、撕掉家电下乡产品标签、厂商和经销商踢“皮球”推诿补贴兑付、提价销售、用没有取得资格的产品冒充家电下乡产品……通过各种各样的招数,相当于总货款13%的补贴,就流入了骗补商家的口袋。
家电下乡补贴的利益诱惑巨大。政府计划实施4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预期实现销售约7亿台(件)产品。仅家电下乡在全国启动的2009年,中央财政补贴预算就达200亿元左右。
谴责家电下乡忽悠人、骗人的信息屡见不鲜。在利益驱动下,家电下乡被不健全的市场规则打乱了秩序,政府一片好心却被蒙蔽,老百姓满心期待却成为某些群体“洗钱”的工具。
本次的《通知》提出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企业、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责任人和地方政府都被列为监管和处罚的对象。尤其对查实有骗补等行为的相关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销售网点,将采取取消中标资格、投标资格以及扣缴保证金等多种方式予以严厉处罚,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实行全国通报,违规企业5年内不得享受国家有关政策优惠,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治理家电下乡骗补的决心,希望这一拳能给那些不守规矩的群体带来足够的震慑,击中要害,也希望短期之内不会再有第三个通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