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驱虫方法及其优缺点
1.1 不定期驱虫方法
即将发现猪群发生寄生虫感染病征的时刻确定为驱虫时期。针对所发现的感染寄生虫种类选择驱虫药物进行驱虫。采用这种驱虫方法的猪场比例较高,尤其在中小型养猪场(户)中较为常见。该方法便于操作。但驱虫效果不甚明显。
1.2 定期(1年2次)驱虫方法
在每年春季(3-4月份)进行第1次驱虫,秋冬季(10~12月份)进行第2次驱虫,每次都对全场所有存栏猪进行全面用药驱虫。该模式在较大的规模猪场使用较多。其操作简便。易于实施。但是,由于两次驱虫的时间间隔半年之久。连生活周期长达2.5~3个月的蛔虫,在理论上也能完成2个世代的繁殖,难于避免重复感染。
1.3 阶段性驱虫方法
指在猪的某个特定阶段进行定期用药驱虫。种母猪产前l5天左右驱虫1次:保育仔猪阶段驱虫1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l5天左右驱虫1次;种公猪1年驱虫2~3次。
1.4 “四加一"驱虫方法
此方法是当前最流行的驱虫方法。即种公猪、种母猪每季度驱虫1次(即1年4次),每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后备公、母猪转入种猪舍前驱虫1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初生仔猪在保育阶段约50~60日龄驱虫l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引进猪并群前驱虫1次,每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这种模式直接针对寄生虫的生活史、在猪场中的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散播方式等重要内容。其特点是:加强了对猪场种猪的驱虫强度.从源头上杜绝了寄生虫的散播,起到了全场逐渐净化的效果:考虑了小猪对寄生虫最易感染这一情况.在保育阶段后期或在进入生长舍时驱虫l次,能帮助小猪安全度过易感期:依据猪场各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与发育期所需的时间.种猪每隔3个月驱虫l次.比1年驱虫1次、2次甚至3次效果都好,如果选用药物得当,可对蛔虫、毛首线虫起到在其成熟前驱杀的作用,从而避免虫卵排出而污染猪舍.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故该模式是当前比较理想的猪场驱虫模式。
2 “发酵床+一池三改”模式养猪驱虫方法
“发酵床+一池三改”模式猪场如何驱虫呢?我们可以根据饲养规模、种类以及经济条件来制定适合各个猪场具体实际的驱虫方案。如果饲养的仅仅是育成育肥阶段猪,并且猪场规模较小的话。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时,可以在猪只进入圈舍前(即上床前)进行统一的驱虫;如果猪场规模比较大,且各个阶段猪、种公猪、种母猪都有的话。可按照“四加一”的驱虫方法来进行驱虫。不论采用哪种驱虫模式.都要求按规律定期的进行,形成一种制度,到了计划的时间就要进行。不能随意想象或者明显看见猪体有寄生虫感染后才来驱虫.或者是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认为驱虫1次以后就可高枕无忧。另外,在饲养过程中,要切实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有条件的猪场还要做好寄生虫的监测工作,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以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切断感染的中间环节。同时加强粪便的分解处理,及时投进沼气池厌氧发酵或者分散翻人垫料层发酵,杀灭虫卵,防止寄生虫的繁殖。
3 驱虫药物的选择
在驱虫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寄生虫可在猪体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而且不同药物对不同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有些药物在猪体上使用时会产生副作用,因此,给猪场的驱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时虽然采取了一些驱虫措施,但由于投药方法、时间、药物选择等不当,驱虫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来控制寄生虫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驱虫药物选择的原则
在控制寄生虫的过程中,选用合适的驱虫药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环节。选择药物要坚持“操作方便、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原则。
3.2 驱虫药物的功效特点
目前.驱虫药的种类主要有敌百虫、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及芬苯达唑等。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幼虫、毛首线虫则效果差:而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鞭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等均有较强的驱杀作用。猪场多为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选用广谱的复方药物.这样才能达到同时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的目的。
3.3 驱虫药物类型的选择
在选择药物的剂型方面应根据自己猪场的特点,效果优先的情况下兼顾操作方便。目前国内驱虫药开发的剂型主要有粉剂、片剂、注射液,新开发出来的还有口服液、糊剂、透皮剂、膏剂和胶囊。注射液有剂量准确的优点,但劳动强度很高,如果猪的体重很大,抓猪时会很费力,如母猪、种公猪,体型非常大.注射时要保定.伤口处理不当还容易引起感染,存栏数量多,工作量大.较难做到全群驱虫。而预混剂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其使用方便,适宜大规模猪场全群拌料驱虫。而小规模户则可选用片剂或注射液,操作相对方便。 #p#分页标题#e#
3.4 驱虫药物适用的目标对象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达到彻底驱虫的目的.猪场必须采用全群覆盖驱虫.即对猪场里所有的猪只进行全场同步驱虫。所以,药物必须满足同时适用于公猪、怀孕母猪、育肥猪及断奶仔猪等各个生长阶段猪的安全需要,才不会引起流产及中毒现象的发生。
3.5 驱虫药物的毒性
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些药物如左旋咪唑、敌百虫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中毒现象,因此,母猪及仔猪应避免使用。另外阿维菌素在生产过程中也易产生多种复杂成份,这些成份有些对人对猪都有毒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未将有毒的成份去除而直接使用.则容易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在选购驱虫药物时,应选择信誉度好,品牌响的厂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3.6 驱虫药物的适口性
药物的适口性对驱虫的效果也有影响。只有在不降低采食量的条件下才能保证猪体摄入足够量的药物,从而起到驱虫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
因此,只有满足操作方便、高效广谱、低毒安全、适口性好、使用范围广等条件的驱虫药物才是理想的驱虫药物。在“发酵床+一池三改”模式养猪中,在猪只未进入发酵床前,可以采用驱虫药物拌料来进行驱虫。而上床后的猪不宜使用驱虫药物拌料饲喂,因为驱虫药物会影响饲料中的微生态制剂,这时适宜采用针剂或者透皮剂来进行驱虫。此外,如果发现有个别猪只患寄生虫病,应立即将其隔离,进行单独治疗,同时,其他猪只实行预防性用药。
总之,采用“发酵床+一池三改”模式养猪,只有制定合适可行,按时驱虫的方案,选择理想的药物,同时做好寄生虫的防范工作,才能使猪场寄生虫的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获得经济上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