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实施好规划纲要,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本报从今天起开办“‘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专栏,约请有关专家围绕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阐释,以答疑解惑,鼓舞大家的信心。——编 者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以世界上7%的耕地承担着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重任,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粮食安全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谁也不敢奢望仅仅依靠进口粮食就能填饱13亿人的肚子。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异常,今年小麦主产区就遭遇较长时间干旱;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农资成本和劳动力工资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流通环节也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产品出现金融化趋向,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掌握在中间商甚至国际炒家手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令国际上频频传出“中国粮食安全出现问题,有可能引发国际粮荒”的声音。针对这些论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不管国际市场怎样变动,中国都能够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着力实施新增一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
充足的粮食产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1万亿斤目标相比,增加了800亿斤。
当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实现连续七年增长后,农业生产水平、单产水平已经提上一个新高度,要继续保持高产增产、将灾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确实有着不小的难度。那么,这800亿斤粮食产能从何而来?陈锡文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着力点:一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去年年底全国49%的农田实现了有效灌溉,如果解决好水源问题,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力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央财政今年将投入3亿元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三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如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坚持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是在流通、储备、价格监管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陈锡文表示,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工程已经实施两年了,预计可以在“十二五”时期达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4亿吨以上的目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但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绿豆等杂粮供求也出现偏紧的情况。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如果不算大豆,我们的粮食自给率是97%以上。” 严格落实制度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前提是要保护好耕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近些年成为中国历史上耕地减少比较多的一个时期,从1996年国家第一次土地详查时的19.51亿亩到2008年的18.26亿亩,12年共减少1.25亿亩耕地,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多亩。
耕地之所以大幅减少,陈锡文解释说,生态退耕是最重要的原因,生态退耕的就占9000万亩左右。“但建设占用的耕地也不少,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强调要实行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连续3年对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情况开展检查。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全国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陈锡文在今年两会期间曾披露,我国刚刚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详查,数据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有一条大家可以放心,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被突破。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计划通过农田整治、村庄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宜农未利用地适度开发,新增耕地2000—2250万亩。#p#分页标题#e#
提高收购价和补贴额调动种粮积极性
要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除了保有一定规模的产能和耕地外,还要有足够的积极性高的种粮人。今年,中央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都超过往年,中央财政用于对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将达1406亿元。此外,为组织实施“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中央还新增支农资金100亿元,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促进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陈锡文说,粮食价格上涨有它自然或者是合理的因素,如果不上涨农民可能没有生产的积极性。这几年大家看到,中国政府规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年都有所提高,主要是根据生产情况和需求情况把粮食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今年已经公布的粮食收购价格在“十一五”时期提高了25%到40%的基础上仍有幅度不低的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每 50公斤提高5—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23元。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中有升会不会导致物价快速上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价格同比涨幅不到20%,与全球上涨100%相比,不到其五分之一。而且我国的粮食储备量达到了全国年消费量的3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6%的安全线。“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持物价稳定。陈锡文表示,粮食价格的波动是有的,但只要支持农民,稳定住粮食的播种面积,就一定能够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