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3月24日电 (记者 叶健)不久前,山西省吉县县委书记、县长带着500箱苹果,赶了300多公里路,来到太原火车站附近练起了摊,向过往行人叫卖当地的特产吉县苹果。此事在网络上传播后,许多网民对此举表示肯定,也有不少网民对此持质疑态度:认为县委书记和县长“越位”当起推销员是在“作秀”,不务正业。针对外界的质疑,吉县县委书记毛益民、当地果农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作出了独家回应。
一场“领导秀”?一种营销手段?
针对吉县县委书记、县长街头卖苹果,许多网民发帖认为,这是在作秀。一位网民说:“如果要推销苹果,为什么要赶到省会去叫卖,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秀’。”还有网民说:“这不过是一场‘领导秀’,产品的销售是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领导能决定得了的。”
对此质疑,毛益民首先介绍了苹果产业对吉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吉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苹果种植,经过20余年的经营,已成规模,获得“中国苹果之乡”的称号。吉县现有耕地面积30万亩,其中苹果种植占到27万余亩,年产苹果16万吨。“目前,吉县80%以上的农民在从事苹果产业,农民80% 以上收入来自于苹果产业。”
“苹果产业是吉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毛益民说,但是,尽管吉县苹果具有绿色安全、香甜爽口等多种优点,近几年来也逐渐小有名气,但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不够大,果农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近年来,吉县上下想尽办法来宣传、推介吉县苹果,希望通过扩大知名度来提高销量和附加值,让果农得到更多实惠。
“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吃过吉县苹果的人都说好吃,但问题是吃过的人太少了。”毛益民说,“吉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没有很多钱做广告,因此近几年,我们想尽办法来做宣传。此次街头叫卖,我认为是一次低成本的营销,而不是出于个人目的的作秀。如果非要说是作秀,我也是为全县果农作秀,问心无愧。”
吉昌镇东关村洛中中等果农也不认为这是一场“秀”。洛中中说:“书记县长叫卖苹果,是宣传吉县苹果,是为我们果农找销路,外面的人认为是作秀,可能是不了解情况。”
“不务正业”?履行职责?
越俎代庖、职责错位是网民的另一质疑。有网民认为,书记、县长作为公职人员,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当“商贩”,是“不务正业”。对此,毛益民认为,其上街卖苹果,恰恰是在履行职责。
毛益民说,领导干部的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为人民服务、为改善人民生活、为增加人民福祉,是“利为民所谋”。就苹果产业事关吉县八成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来说,把苹果更好地卖出去,增加果农收入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正业。为此,近年吉县县委县政府在苹果产业上狠下功夫,包括扩规模、提品质、促销售,生产、运输、储藏各个环节都在抓,目的都是为果农增收。此次街头叫卖,是吉县众多促进苹果产业发展的措施之一,是为民做实事。
“怎么能说是不务正业呢?首先是书记县长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卖苹果:第二,我们叫卖一年也没几个人知道吉县苹果,还不如书记县长吼一嗓子。”吉昌镇上东村曹小林等果农说,2009年前后,吉县苹果价格很低,甚至一度滞销,这两年书记县长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一有机会就要向外界推介吉县苹果,宣传力度明显加大,效果也很明显,一是价格从2009年的每斤1.1元涨到3.5元,二是销路打开了,去年我们的苹果卖到脱销,我们的收入明显增加了。
官员当“推销员”当适当为之适可而止
随着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市场意识的提升,地方官员当起推销员,向外界推销本地的特色产品,近年来日渐增多。除吉县县委书记县长卖苹果外,还有广东德庆副县长“推销”本地贡柑、河南兰考女副县长到郑州街头“推销”猪肉等。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说,推销本地的农产品、特色产品,是地方官员的责任。作为众多推销方式中的一种,官员街头推销,利用官员的特殊身份、事件的新闻性能起到一定的轰动效应,能起到以低成本做广告的作用,对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作用。公众对此类事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在炒作和不务正业。
潘云认为,判断此类事件是作秀还是做实事,一是看目的和动机,二是看客观效果,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判断是否是不务正业,则要看是否过多过滥,如果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推销”上,就是不务正业,而如果适当的时候,地方官员为当地做形象代言人,推销本地特色产品,则并无不可。事实上,这在国际交往中,也是常见现象。
潘云提醒说,官员当推销员固然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也只是锦上添花,所以应适当为之适可而止。产品真正要获得市场认可,主要还是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运作的能力。而地方政府及官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层面上,如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当地的市场经济机制等。#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