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19日电:“十一五”期间,西藏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首要任务,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调整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效整合资金,不断加大财政向“三农”的倾斜力度,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全区涉农资金投入达到38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50.95亿元,增长185%。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财政整合资金170亿元,累计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27.48万户、140余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住房,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20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24平方米。同时对10.26万户新建安居房实施了抗震加固和已建房抗震加固试点。
西藏还大力整合资金108亿元,实施农村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和优美环境“八到农家”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5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落实农作物良种、牲畜良种、粮食直补、化肥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等补贴资金15亿多元。5年间,西藏还投入21.68亿元,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全区所有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财政补偿范围。
投入逐年加大有效带动了农牧民收入增长。统计显示,“十一五”末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138元,比上年增长17.2%,5年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达14.8%,较“十五”增长近一番。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不仅为缩小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也为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