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说天下 » 我村我秀 » 正文

边旅行边种田 丹麦农民的旅行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3  浏览次数:82325
内容摘要:边旅行边拍照,边旅行边恋爱,边旅行边做慈善,边旅行边学习除了纯看风景,有些人在旅行时可以兼顾的事情让人难以相信。索伦的足迹遍及非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农民本色让他在边旅行边句式中显得与众不同。索伦一边旅行一边在国外种田。 这个农民是位哲学

  

 

  边旅行边拍照,边旅行边恋爱,边旅行边做慈善,边旅行边学习……除了纯看风景,有些人在旅行时可以兼顾的事情让人难以相信。索伦的足迹遍及非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农民本色让他在“边旅行边……”句式中显得与众不同。索伦一边旅行一边在国外种田。

  “这个农民是位哲学家”

  6月28日,索伦·威尤夫家迎来10多个中国人。他开着中国产的拖拉机,载着这些人,去田里挖芦笋。

  索伦有60公顷土地,其中35公顷是继承父母的,另外25公顷是从3位邻居手中购买的。索伦的田里种了很多芦笋。在丹麦,芦笋因为珍贵,所以昂贵,一公斤芦笋售价75克朗(1克朗约合人民币1.17元)。如今,有30多家丹麦的酒店或餐厅从索伦家订购芦笋。现在,索伦一家的税前年收入为37万克朗,其中一半用来交税。据介绍,即便如此,这样的收入也非常不错,因为教育和医疗的费用,实际上都包含在税收当中。

  索伦说,做一个农民,即便是在收入不好的年份,“我也感到非常幸福”,因为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极为充实。

  每年,差不多有15到20组游客到索伦的田间地头参观,与他交流。当10来个中国人探望索伦时,他的妻子华隆为客人准备了生吃的芦笋和用芦笋酿制的啤酒。芦笋生吃时,配以华隆自制的酱,类似沙拉酱,但甜味稍淡。至于味道,有的人吃了一根,就不再吃;有的人,连吃数根。不过,对于芦笋酿制的啤酒,多数人喝过之后,觉得“爽”。面对这么多参观者,索伦有时也感到疲惫。他说:“当感觉难以招架时,我也会说不。”然而,一旦同意游客前来参观,索伦便奉献他全部的热情和经验。他会随手拿起地上的一根草聊个10来分钟,然后会让大家尝尝。

  在这批中国参观者看来,索伦不是简简单单的农民,而是一位植物学家和哲学家。

  

 

  每年,总有15组到20组的游客来参观索伦(持工具者)的芦笋种植地,不远处则是他的爱犬Tjika。

  旅行时在国外种田

  在突尼斯,索伦与当地人一起农耕,他发现,自然界中的多数植物,当地人都能物尽其用。索伦的生活态度,印证了中国参观者对他的评价。

  他在7月16日发给记者的邮件中写道:“人是如此幸运,能拥有耳朵、眼睛、舌头、双手、身体和大脑。对于我所看到的或经历的,我通常物尽其用。”

  作为一个农民,索伦在旅行中体味“人的幸运”。

  1976年,索伦首次迈入北非。他先去了突尼斯,随后前往阿尔及利亚。在突尼斯,索伦与当地人一起农耕,感受当地文化。他此次旅行的“课题”是:“自然界在当地人生活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索伦发现,当地人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界中的多数植物,他们都能物尽其用。同他们一起干活时,索伦逐渐与农作物更加“亲密地接触”。

  在阿尔及利亚,索伦住在一个在建大坝附近,大坝由中国工人修建。据索伦回忆,闲暇时,这些中国工人会打理菜园,从当地小溪中取水灌溉农作物秧苗。收获的蔬菜,一部分卖给阿尔及利亚的城里人。

  1979年,索伦去了埃及。在北部城市埃尔费由姆,索伦与一名学农业的巴勒斯坦学生住在一起,后者向索伦讲述了尼罗河流域的农作物种植史。至今,索伦还记得对方说过的一句话:所有农作物种植的关键一点是,实现水与土地的平衡。

  这一年,索伦在摩洛哥和欧洲的葡萄牙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走一处吃一处学一处

  索伦有一种感受:旅行的次数越多,就越发感到人与人是相通的,人和人可以变得更亲近。索伦的足迹遍及非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索伦去过肯尼亚两次。在那里,他尝到了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芒果,而产自基苏木的红香蕉让他感到好奇。当地人在种植糖类农作物时,会经常遭遇黑曼巴蛇(又称“黑树眼镜蛇”,号称“非洲死神”)。此时,索伦充满恐惧和疑问:生与死,又该如何平衡。

  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索伦吃的是水果、玉米和土豆,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非常明显的生物多样性。

  索伦说,泰国的菠萝“世界第一”。不过,他在这个国家的核心发现是,人、土地和农作物的平衡是不断变化的,“一切以人为准”。

  历数所有旅行之地,索伦尤其钟爱法国的布列塔尼大区,因为那里有非常出色的农民和无与伦比的气候。在欧洲之外,索伦发现亚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以及南美人在烹饪时,都会用到一种农作物:香菜。今年的7月14日,索伦就在自家的一块地里种了3个不同品种的香菜。#p#分页标题#e#

  四处旅行让索伦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他觉得自己的英语、德语和法语都学得非常棒。除了学语言,观察各地农业,索伦还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旅行的次数越多,就越发感到人与人可以相通,人和人可以变得更亲近。

  

 

  索伦的妻子华隆每天负责清洗芦笋,将芦笋打包。

  旅行中结识有情人

  索伦和妻子华隆正在考虑新的旅行计划,他们的下一站也许就是中国,可能就在今年年底。

  索伦现任妻子的故乡在泰国。旅行,让他们结缘。

  1988年,索伦与弗洛伦斯结婚,这是他的第一段婚姻。两人是在哥本哈根的一个国际学生派对上相遇的。弗洛伦斯生在肯尼亚基苏木的维多利亚湖附近。婚后夫妇俩收养了女儿玛琳,现年19岁。1992年,一家三口前往哥伦比亚。而后,弗洛伦斯分别在1995年和1998年,生下了萨洛姆和卢卡斯。但2002年,索伦与弗洛伦斯离婚。

  2004年,索伦带着三个孩子去泰国旅行,并且到泰国一个朋友的父母家做客。他们的家位于泰国东部的孔敬府。正是此次行程,让索伦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华隆。华隆是一名受过教育的农民。在离开泰国的三个月中,索伦和华隆互发电子邮件,“煲电话粥”。随后,索伦从哥本哈根飞往泰国碧差汶府探望华隆的双亲。当年年末,华隆“回访”哥本哈根。次年,华隆终于获得父母同意,带着两岁的儿子布姆到索伦的农场上工作、学习。

  华隆母子原计划在2007年回到泰国。但在这之前,索伦和华隆结婚了,于是,华隆和布姆只是在泰国小住三个月后又回到哥本哈根。2008年,索伦的父母邀请华隆的双亲前来丹麦,后者欣然接受。

  如今,索伦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尽管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他们相处,但索伦认为自己同孩子们的关系非常亲密。当然,索伦也会反思说:“我干活太多。其实,孩子们喜欢与我一起去旅行。”

  眼下,索伦和妻子华隆正在考虑新的旅行计划,他们的下一站也许就是中国,可能就在今年年底。索伦说,他对中国之行充满期待,但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一旦在中国发现令人怦然心动的种子,我恐怕要兴奋过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边旅行边种田 丹麦农民的旅行精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13/7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