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是防通胀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1  浏览次数:81310
内容摘要:2010年我国全年CPI上涨3.3%,基本实现了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为了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建议: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一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这是防通胀的关键所在。但也要看到,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的适度上涨是调整

2010年我国全年CPI上涨3.3%,基本实现了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为了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建议: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一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这是防通胀的关键所在。但也要看到,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的适度上涨是调整城乡分配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政府工作要着重于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并在流通环节上加强管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是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还要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实际存在的耕地撂荒问题。 

  三是建议改革城市土地开发“招、拍、挂”的做法。十几年来,这一制度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是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最主要推手。如果说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那么从农民手里征地每亩只给那么一点补偿费,为什么就不讲价值规律呢?由此在城乡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具体建议: 

  (1)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控制房价的一系列政策;(2)确保完成国家制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可规定真正自住若干年之后允许以略高于成本价购买,使住户拥有产权,即先租后买,不想住可由政府回购,既解决了当前困难,又有盼头,全盘均活;(3)总结重庆上海开征房产税试点经验,逐步推广,使地方有稳定税源;(4)深化税制改革,尽量使财权与事权相匹配;(5)修改土地法,较大幅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市场是消除通胀压力和发展经济的宝贵经验。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一是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但决不等于简单收紧银根,而在于调整信贷的结构和投向。当前流动性过剩主要反映在城市,农村和城市中的某些领域仍有大片资金严重短缺的“干旱”地带。要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建议考虑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对不同行业实行多层次的差别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更多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 

  二是坚决防止热钱的过度流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对某些来源的外汇可以拒绝结汇,实行“藏汇于民”。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不宜过早实行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完全可自由兑换。 

  三是本着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使人民币适当稳步升值。这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更可以把升值的压力转为结构调整的动力。 

  三、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不仅要看总量和平均数,更要着眼于结构优化。例如,除了用万元GDP能耗这个总量指标去考核外,建议还要对各企业单位产品耗能降低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吨钢、吨铝综合能耗,吨公里运输能耗等。 

  这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并可作为优胜劣汰的标准,促进结构调整,不断降低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其他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这是防通胀的长远之计,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另外,近年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第100名开外。 

  建议改革科技人员评价激励制度,使宝贵的科研资源出更多有用的成果,从而不断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并实现劳动报酬与之同步提高。而只要劳动报酬的提高幅度能大于通胀率的上升幅度,也就没什么可忧虑的了。 

  四、“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重点要放在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上。 

  即在调整分配结构上下功夫。由于收入基数悬殊,如果所有居民都按同一比例增长,必将使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更加恶化,不仅不利于提高抗御通胀能力,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 

  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今年CPI上涨控制在4%左右或5%以内是完全可能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保障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是防通胀关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11/7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