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经济观察 » 正文

致命的信用透支:中国乳业未来五年元气难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8  浏览次数:81944
内容摘要:行业恶性竞争已经到了互相诽谤、刺刀见红的地步,输掉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诚信度,对国内乳品行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3月1日,雅士利国际控股副总裁吴迪年与黑龙江飞鹤乳业副总经理肖光辉、黑龙江摇篮乳业副总经理李铁红共同做客新华网,回应

       行业恶性竞争已经到了互相诽谤、刺刀见红的地步,输掉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诚信度,对国内乳品行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3月1日,雅士利国际控股副总裁吴迪年与黑龙江飞鹤乳业副总经理肖光辉、黑龙江摇篮乳业副总经理李铁红共同做客新华网,回应乳品安全问题。 

  在外界看来,这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内奶粉企业第一次联合公开回应,强调国产婴幼儿奶粉值得信赖,欲唤回消费者的信任。 

  半年过去,圣元依旧在为那场“早熟门”买单。 

  今年2月4日,圣元国际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圣元实现营收4420万美元,环比增长7.4%,但净亏损为2047.9万美元。而上一个季度,圣元的净亏损为2116万美元。 

  早在去年8月15日,卫生部已经为圣元“正名”,表示此前报道称因喝圣元奶粉造成的婴儿性早熟实与圣元无关。但这并没有带给圣元想象中的提振。 

  事实上,从圣元“早熟门”,到后来的蒙牛“诽谤门”,再到最近的“皮革奶”,受伤的并不止圣元一家。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被采访者表示不会选择国产品牌的奶粉。 

  国产奶粉乃至整个乳业,正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在三聚氰胺两年多之后。 

  “未来五年,对国产奶粉的复兴都不能抱太大希望。”上海壹言商务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汤志庆说,“因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圣元之劫 

  2010年8月初,有媒体报道湖北武汉3名婴儿食用圣元同一批次的奶粉后,被检出体内雌激素严重超标,其中一名15个月大的女婴,双乳隆起、体内雌激素更超过成年女性。其后,接踵而来的消息称,江西奉新县、山东临沂市及广东湛江亦有婴儿服用相同牌子的奶粉后,身体出现“性早熟”的征状。 

  事件发生之后,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于8月7日立即在其官方网站上做出回应,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圣元公司的产品反复接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测,均未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事实上,不同于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数以千计的婴儿被查出异常,这次婴幼儿性早熟的案例只有几例,专家认为,如果圣元奶粉中含有激素,来自产奶环节的可能性要大于生产环节。 

  但是,在权威部门尚未公布检测结果之际,圣元已经遭遇到巨大的冲击:北京、济南、海口、深圳、广州等地部分超市的圣元奶粉纷纷下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圣元国际最大跌幅一度达到35.44%。有消息称,一周以来,圣元国际的市值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 

  而几乎所有受访的消费者也都表示,在没有得到明确交代之前,肯定不会让孩子再去吃圣元奶粉。 

  2010年8月15日,卫生部宣布,经过调查检测,儿童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无关。虽然得到卫生部的正名,但是圣元奶粉的市场销售仍难言乐观,甚至连检测结果也一度被各界“争议”。 

  2010年11月4日,圣元国际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净亏损2116万美元,在去年同期亏损1402万美元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加。圣元国际在财报中表示,受性早熟事件影响,公司营收和市场份额均受重创,销售收入为41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533万美元,同比下滑37%;2010年8月份市场份额下降厉害,由2010年7月的6.6%下降至4.8%,下滑幅度高达27%。 

  而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半年之后,圣元仍未走出“早熟门”阴霾。 

  行业危机 

  圣元仅仅是这场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业质量门第一个波及者。 

  在圣元“早熟门”最先曝光的第一周,乳业股普遍下跌,伊利股份 (600887)、光明乳业(600597)、三元股份 (600429)、皇氏乳业(002329)上周累计下跌幅度分别超过6.08%、3.21%、 6.08%和2.93%。而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02319.HK)股价三日内累计下跌4.3%,市值损失超过10亿港元。 

  事实上,三聚氰胺一年之后,无论从企业人士,还是分析人士,甚至消费者,都认为,乳业复苏的现象已经开始萌生。而奶粉,正成为乳业复苏的一个主战场。 

  2009年以来,低谷期的乳业开始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馍馍”:中粮集团携手厚朴投资,出资61亿港元,成为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红杉资本 以6300万美元代价,获得了飞鹤乳业10.5%的股权;凯雷与复星向奶粉企业雅士利注资,分别占有雅士利17.3%和6%股份。其中,后两家企业均以生产奶粉著称。 

  而在“三聚氰胺”中幸免的国内奶粉品牌如完达山、飞鹤、摇篮等品牌已纷纷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与此同时,乳业一线巨头们也瞄准了这一领域。 

  2009年4月底,河北三元生产的首批配方奶粉新产品在全国13个省市全面上市。2009年7月11日,伊利发布公告称,将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2.89亿元,建设华北地区年生产4.5万吨奶粉项目。2010年年初,光明正式将奶粉纳入光明三大支柱产业之列。在此之前,奶粉一直是光明乳业的非主营业务,所占份额很小。#p#分页标题#e#

  但“早熟门”和随后的“诽谤门”都无情地摧毁了奶粉“复苏”苗头。 

  2010年10月19日晚,网络若干论坛突然传出消息,称“早熟门”曝光后的消息传播,与蒙牛及其公关公司“推波助澜”有关。同时另一奶业巨头伊利也指控蒙牛对伊利旗下产品QQ星儿童奶、婴儿奶粉,进行有计划的舆论攻击,此后,涉及蒙牛诽谤门的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公关公司负责人等4人被批捕。 

  一位乳品企业人士认为,“诽谤门”中当事几方都是输家。“行业恶性竞争已经到了互相诽谤、刺刀见红的地步,输掉的不仅是企业,还有整个行业的口碑和诚信度,对国内乳品行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如果这样的恶性竞争局面再不改变,对于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来说,最终只能被迫选择放弃国产牛奶。”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2010年国内婴儿配方奶粉产量是下降的,估计下降量应该在12%-13%,而过去每年都在增加。 

  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在日益兴盛的海外代购市场中,奶粉、化妆品已超越奢侈品名列前茅,奶粉已位居第二。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奶粉在一级市场的占有率是45%,外资奶粉是55%。“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各类奶制品消费者停止或减少购买的占四到六成,而购买国外品牌奶粉则急剧增加,进口奶粉市场占有率就由70.6%猛增至86.8%,国产品牌却由29.4%下滑至13.2%,至今仍未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以施恩为例,有数据称,其2007年销售就超过12亿,2008年受三聚氰胺影响销售只有10亿,而去年更是退到6亿-7亿。 

  重建之力 

  在汤志庆看来,自三聚氰胺以来一连串的乳业安全问题,使得中国奶粉行业在未来五年内,都不会恢复元气。 

  “品牌诚信度的重建,需要时间。而且,行业的整顿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风波发生。”他说。 

  雅士利国际控股副总裁吴迪年坦言称,近两年中国乳业历经磨难,大家对国产奶粉产生了集体不信任,而本土乳企一直不敢大声说话,而是闷头做好基础工作。“行业的磨难可以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成长。”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源问题曾受到公众的质疑,于是便有一部分乳品企业开始主打“海外乳源”牌,圣元便是其中之一。无论在官网还是在包装上,都能看到圣元“欧盟奶源安全品质”、“进口奶源”的字样。 

  但“早熟门”也打击了国内乳企的“海外乳源”新招。目前,国内众多品牌开始进一步“洋化”。2010年年底,施恩引进了美国原装进口系列奶粉,据介绍,这款奶粉的奶源采集、生产过程、出厂检测等生产环节均是在国外完成。而此前同样遭遇“假洋鬼子”质疑的澳优也正式实施“换血统”计划,与法国乳业巨头索迪雅集团旗下子公司诺帝柏欧成立合资企业,且未来还将与旗下婴儿液态奶在欧洲排名第一的索迪雅合作,开发开盖即食的婴儿液态奶等。 

  一位大型乳企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国内乳企来说,信心重建需要时间和耐心,“企业必须在研发和营销加大投入,才是王道”。 

  2010年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乳制品加工项目重新进行审核清理,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加 强原料乳管理,强化对企业购进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出厂产品的监督抽查,质检部门派员驻厂监督,完善乳品追溯制度,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实施电子监管码追溯系统管理,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等。 

  熟知此次乳业整顿内情的人士指,“由于必须有一套三聚氰胺、兽药残余、抗生素等检测设备硬性的要求,需要投入300万-400万元,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在内的2000多家乳品生产企业可能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淘汰。” 

  这轮乳业大整顿的最低标准要求乳品加工企业日加工原奶不低于50吨,否则将会被淘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普遍因为硬件设备不达标而被淘汰。 

  吴迪年称,重新审核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实施新的行业标准,可以通过行业洗牌,淘汰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让国产奶粉制造业变干净;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提升国产奶粉品牌的集中度。而当前国产大型奶粉企业所处的境地,实际上是处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容不得一点儿差错的状态。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沙振权认为,政府必须牵头,重塑消费者对中国乳业品牌的信心;可以婴幼儿奶粉为突破口,由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全面市场检查,每月甚至每周发布一次专业评估报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致命的信用透支:中国乳业未来五年元气难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08/44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