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评论与财经中国会于2月24日14-17时举办“聚焦油价上调与加息提准的经济后果”研讨会,邀请众多知名学者和业内嘉宾进行深度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发表演讲。郑风田认为,粮食与石油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油价一涨,粮价肯定涨,本次油价上涨将推高粮食价格。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郑风田:我今年是第二次来到和讯,我觉得和讯财经新闻做得特别好,平常也是热情读者之一。今天我谈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国内来讲,我作为“三农学者”谈谈大家没有谈到的,观点可能也跟大家不太一样。我想了七个结论:
国际上,我有两个结论:
第一,这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可能是因为粮价引起的。
第二,这次国际油价上涨更多程度是美国“粮食武器论”,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而不是别的原因。
国内有五个结论:
第一,国内油价定价机制应该向粮价定价机制学习。我刚才特别同意柳总的观念,这个时候油价该涨就涨,粮价一直摁住,凭什么。油价应该向粮价,中国最可怜的人学习。
第二,这次油价的上涨会推高整个蔬菜、粮食的运输成本,以及化肥、农药的价格,这样推动物价、菜价,最终导致CPI上涨。大家说油价上涨了,与CPI没关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目前CPI本身就是非常不合理的。
第四,干旱对目前粮价上涨的影响没有显示出来,但有可能对国内一批力量和国际力量来利用,目前的干旱对粮食没有多大影响,是被利用。等下我分析为什么会被利用。
第五,最后为农民说点话,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物价上涨最受害的是农民,农民在物价上涨当中得不到好处。所以,我们应该从泛泛的粮食安全战略转为口粮的粮食安全战略。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际上都有“粮食金融论”,或者粮食与石油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油价一涨,粮价肯定涨,因为都作为保值增值的产品,到欧美国家看,粮食生产基本是大规模的农场,这需要投入农药化肥,这都需要石油生产。所以,粮食对石油价格已经紧紧地绑在一块儿,包括2007、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与石油价格也是密切相关的,最近全球粮价已经快接近2008年的高点,也是很热的观点。
过去是油价上涨带动了粮价,这次我跟大家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认为是粮价的上涨带动了油价的上涨。为什么呢?粮食有很多作用,这次粮价上涨的作用。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中东的因素,这次中东出现了动荡,它的最深刻的根源可能很复杂,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导火线是很重要的,也就是“面包论”和“饥饿论”,突尼斯和埃及这两个国家之所以先出来,因为这两个国家去年干旱,全球粮食、小麦上涨,中东地区自己生产粮食不行,都是从国际上进口粮食,国际粮价一涨国内粮价也必须提,粮食是基础类产品,粮食价格一上涨,其它东西的价格也跟着涨。我当时看国际新闻,粮价一涨,很多老百姓家庭纠囤积,老外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让市场调节,导致让老百姓消费不了。粮价一涨,很多其它东西上涨。
二是A、B、C、D四大粮商控制着全球的粮食贸易。使全球粮价波动不要太大,最核心的是储备,国际粮农组织一直希望你在国际建立粮食储备,平抑粮价,但美国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他当然不会把好处让给你。国际粮价上涨,美国农业部哪些人笑得最欢。
在总的大的供需结构没有大的改变情况下,为什么现在粮食价格上涨,背后大的利益集团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我更倾向于美国“粮食武器论”或者“粮食阴谋论”的观点。这是国际上。
国内。
这次全球油价一上涨,利马就调整价格,我认为太不是时候了,一方面通货膨胀起得不得了,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控制物价和粮价,但油价想怎么涨就怎么涨,这样的联动机制我认为应该改改。去农村,大家认为农民工工资涨一倍,土地也涨,粮价稍微涨一点,市场一调控就下来了。为什么呢?两亿多小农户都很分散,不像中石油、中石化就这两家,还有我们有一个巨大的中储粮,国家粮储收了很多粮食,粮价一上涨,国家把粮储一开放马上价格就打下来了。农民一直在为国家做贡献,是不是油也为国家做点贡献。
我认为这次油价上涨的副作用是挺大的,某种程度上推高粮价、菜价,原因很简单,最近有一波记者跟着菜从海口运到北京,到了之后跟我聊了半天。原来周围郊区原来是种菜的现在都盖房子了,我们吃的大棚蔬菜都是从很遥远的地方运过来的,运输费用占了很大一部分,本来开春的时候蔬菜价格应该落一落,油价一上去,运输成本很高,它就落不下来,油价上涨推动了粮价、菜价的上涨,所以,我认为不应该这样联动。本来开春的时候价格应该降,但现在不但没有降,反而上升。我们国家是小生产,大市场,从很遥远的地方运过来的,我们吃的蔬菜基本都是从海南运过来的,你想路费要增加多少,大部分的运输路费都交给中石油、中石化了。
目前CPI的结构很不合理,现在一说CPI一涨,粮食、食品贡献了多少多少,所以一定要把食品价格弄下来。为什么呢?现在的CPI是跟美国人学的,美国人对CPI就检讨了很多。春节的时候我还专门看了研究美国CPI的文献,他们认为美国CPI实际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国家这次调整,究竟怎么调也扭扭捏捏地不说,我认为中国食品价格占CPI中的比重过高了。因为农村很大一部分农民从市场里买粮食占很小一部分,不像我们很少一部分人在市场买,而我国的农民大部分自己吃,另外一部分在市场买一点。菜是自己种,猪是自己喂一点,小麦也自己食用,剩下一大块再运到市场。我认为城市人大部分的花费花在房子和孩子身上,吃在其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现在食物在CPI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很多,其它很多东西没有考虑近期是不太合理的。这方面我今后要做一个调研,看看这个比例究竟多少合适。#p#分页标题#e#
我还有一个观点,目前我们国家小麦区的干旱对粮价的影响有可能被利用。国际上已经在炒作了,几大投行或国际粮食机构都说中国要拿巨大的外汇到国际买粮食,他们国家的粮食要减产了。现在我们干旱,令真正的粮食减产不减产还远得很,他们为什么说中国要到国外大量买粮食,这是炒作。过去粮价上涨跟国内基本是两块市场,国外怎么样跟国内没关系。
今年期货市场已经不一样了。很多人问我原因是什么。我说你知道去年粮食市场发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过去粮食市场是中储粮垄断性收购,去年变成多主题性收购,加工等企业到市场大量收购粮食,有一点干旱,这些企业拼命通过网络宣传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提供各种各样的信号,扰乱国家的调控,有可能把国家的粮价炒上去。为什么这次期货市场突然开始跟国际联动?这个因素不能排除。去年夏粮之后,在江西,中粮和中储粮抢购粮食,我认为企业利益有可能扰乱未来市场,需要决策部门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大家说CPI中粮食占了很大的比重,一定要把粮食价格打下去,实际我到农村看农民的收入很可怜,以前出去一个月打工的收入等于前年在家种粮食的收入,现在我听说在外打工半年的收入就可以抵上全年种粮食收入,现在很多农民不愿意抗旱,为什么呢?干旱,北方要弄井,油价一调,电价也调,抗一次旱30、50元,小麦丰富季节才赚一点钱,这个季节一定要灌溉水有5、6次,种出来的粮食不合算,所以很多农民就不灌溉了。但这里有一个谬误,农民选择一旦上升到国家层面,农民都不灌溉,对国家影响就会比较大。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拨款机制也要进行处理。这次油价调控,片面地根据国际油价来调,而油价国际也在狂涨,已经快涨到2008年的价格,粮价不敢动,稍微涨一点就用“国四条”打压,好象不太慎重。所以我现在呼吁粮价上涨必须听听各个专家的意见,至少要和粮价捆绑,油价一涨粮价也涨,否则最吃亏的,国家这几年试图要帮助的人,反而油价一上涨他吃很大的亏。
这是我“三农研究所”的一点体会。
-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