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褐家鼠的特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0:54  浏览次数:2152
内容摘要:1、形态特征:体粗壮;耳短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后足较粗大;背毛有棕灰、棕黄、灰褐等颜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毛一般灰白色;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2、生活习性:活动力强,善攀爬、弹跳、游泳、潜水;属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吃。3、栖息环境:栖息地非常广,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4、繁殖方式:繁殖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褐家鼠的特点1、形态特征褐家鼠为中小型啮齿动物,体粗壮;耳短厚,有短毛,向前翻不到眼睛;鼻端圆钝;尾长明显短于

褐家鼠的特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区别

回答1、形态特征:体粗壮;耳短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后足较粗大;背毛有棕灰、棕黄、灰褐等颜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毛一般灰白色;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2、生活习性:活动力强,善攀爬、弹跳、游泳、潜水;属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吃。3、栖息环境:栖息地非常广,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4、繁殖方式:繁殖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一、褐家鼠的特点

1、形态特征

褐家鼠为中小型啮齿动物,体粗壮;耳短厚,有短毛,向前翻不到眼睛;鼻端圆钝;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其上鳞环较清楚,鳞片间有较短的刚毛;后足较粗大,长于30毫米;全身毛色因栖息场所不同而略有差异,背毛有棕灰、棕黄、灰褐等颜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毛一般灰白色;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雌鼠乳头6对。

2、生活习性

(1)活动:褐家鼠活动力强,善攀爬、弹跳、游泳、潜水,啃咬能力极强,可咬坏铅板、铝板、塑料、橡胶、质量差的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靠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来进行活动。

(2)食性:褐家鼠为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食物、饲料、工业用油乃至某些润滑油,甚至垃圾、粪便、蜡烛、肥皂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但喜欢吃含脂肪和含水量充足的食物,常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要食料,捕食小鱼、虾、蟹、大型昆虫、蛙类等,甚至捕食小鸡、小鸭等家禽。

(3)巢穴:褐家鼠为家、野两栖鼠种。室内主要在屋角、墙根、厨房、仓库、下水道、垃圾堆等杂乱无章的隐蔽处营穴。室外则在柴草垛、乱石堆、墙根、阴沟边、田埂、坟头等处打洞穴居。

3、栖息环境

褐家鼠栖息地非常广泛,在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以及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多栖居在住宅墙根、屋角及厨房、阴沟、仓库、下水道、垃圾堆等处,特别是在牲畜圈棚、仓库、食堂、屠宰场等处数量最多。还常随着气候、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室内与田间的往返迁移。

4、繁殖方式

褐家鼠的繁殖力很强,只要气候和环境适宜,且食物丰盛,基本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其中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期。一年可产6-8胎,每胎产仔数4-10只,高可达17只。幼鼠3-4个月后即能繁殖,并可保持1-2年的生殖势能。寿命可达3年,平均1.5-2年。

二、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区别

1、体型区别

褐家鼠体型与黄胸鼠相似,但是黄胸鼠的体型相较于褐家鼠更加瘦小、细长。

2、外形区别

褐家鼠尾长通常短于头躯长;黄胸鼠的尾长超过头和躯干长度之和。褐家鼠的耳朵短而厚,不能盖眼;黄胸鼠的耳朵大而薄,可盖眼。褐家鼠的前后足背毛为白色,而黄胸鼠前足背中央毛为暗褐色,周围呈白色。

3、雌鼠乳头数

褐家鼠雌鼠的乳头为6对,胸腹各3对;黄胸鼠雌鼠的乳头为5对,胸部2对,腹部3对。

4、头骨

褐家鼠的头骨大于黄胸鼠,同时褐家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基本平行,而黄胸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呈弧形。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褐家鼠的特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59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褐家鼠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