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山药种植方法,山药什么时候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18:15  浏览次数:1146
内容摘要:1、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作为种植地,然后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施肥后深翻土壤,开挖条沟。2、选种:将直径超过3厘米的根茎作为种植对象,折断根茎切成10-15厘米的小段,切口处涂抹草木灰。3、播种:在土沟的正上方开挖播种沟,将薯种纵向平放于沟中,均匀铺开,覆盖土壤。4、追肥:植株长到30厘米时,亩施人畜粪水100担,茎蔓上半架后亩施发酵饼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一、山药种植方法1、整地(1)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PH呈中性、排水透气性能较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地方作为种

山药种植方法,山药什么时候种

回答1、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作为种植地,然后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施肥后深翻土壤,开挖条沟。2、选种:将直径超过3厘米的根茎作为种植对象,折断根茎切成10-15厘米的小段,切口处涂抹草木灰。3、播种:在土沟的正上方开挖播种沟,将薯种纵向平放于沟中,均匀铺开,覆盖土壤。4、追肥:植株长到30厘米时,亩施人畜粪水100担,茎蔓上半架后亩施发酵饼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

一、山药种植方法

1、整地

(1)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PH呈中性、排水透气性能较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地方作为种植地,种植地的土壤以沙壤土为宜。

(2)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然后将土壤深翻25厘米,翻耕后将地块整平并挖沟。

(3)沟深要超过1米,宽度要达到20-25厘米,土沟之间要距离80-100厘米。也可以整平作厢,厢宽1.7-2米,高20厘米。

2、选种

(1)将无病害、直径超过3厘米的根茎作为种植对象,于芦头7-15厘米处折断,再切成小段,长度达到10-15厘米即可。

(2)将草木灰涂抹于切口处,然后置于通风处4-5天。

3、播种

(1)地温稳定在9-10℃时开始播种,在土沟的正上方开挖播种沟,再将薯种纵向平放于沟中,均匀铺开(株距为25-30厘米),覆盖土壤即可。

(2)也可以在厢上按照株距21-24厘米、行距40-50厘米进行播种。

4、追肥

(1)植株达到30厘米左右时,亩施100担人畜粪水。

(2)山药的茎蔓上半架后,亩施发酵饼肥30公斤、尿素20公斤。

(3)山药根茎快速生长时,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公斤。

5、浇水

(1)种植前期,若地表往下5厘米处为湿润状态,则无须浇水。

(2)山药苗达到1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浇水工作;经过20天左右之后,进行第2次浇水工作;经过1个月左右之后若遇到干旱天气,可浇灌大水。

6、管理

(1)茎蔓长到30厘米时,搭设高度为1.5-2米的人字架或四脚架,并及时引导茎蔓上架,多余的气生茎可摘除。

(2)5月份进行1次除草工作,6-7月份进行第2次、第3次除草。

二、山药什么时候种

1、华北大部分地区,通常可在每年的4月份中下旬定植。

2、华东地区,种植时间通常为清明前后,覆盖地膜可提前种植,当地温达到9℃、气温达到13℃即可种植。

3、东北和西北地区,通常可在每年的4月份底、5月份上旬播种。

4、长江流域各省份,通常可在每年的3月份上、中旬播种。

5、淮河流域,通常可在每年的3月份下旬至4月份上旬播种。

6、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份,全年气候温暖,冬季无霜,通常可在每年的1-5月份播种。

7、大棚山药可在元旦前后开始种植,种植时要求地表往下5厘米处的温度达到9-10℃以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药种植方法,山药什么时候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55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山药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