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沃玉3号夏播多少天成熟,附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1 01:39  浏览次数:14229
内容摘要:1、生育期:2011-2012年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30天,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01.7天。2、适宜种植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一、沃玉3号夏播多少天成熟1、生育期(1)在2011-2012年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3500株/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沃玉3号夏播多少天成熟,附简介

回答1、生育期:2011-2012年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30天,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01.7天。2、适宜种植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一、沃玉3号夏播多少天成熟

1、生育期

(1)在2011-2012年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3500株/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30天的时间。

(2)在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沃玉3号从出苗至成熟大约需要101.7天的时间。

2、适宜种植地区

沃玉3号适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二、沃玉3号简介

1、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3500株/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1)植株特征:株型紧凑,株高约为297cm,穗位高约为100cm。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叶尖端尖到圆形,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成株后,共20-21片叶,果穗呈筒型,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9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籽粒顶端淡黄色,百粒重39.3g,出籽率87.7%。

(2)籽粒品质:容重770g/L,粗蛋白11.22%、粗脂肪4.59%、粗淀粉71.83%。

(3)抗病能力:接种鉴定结果为抗大斑病,中抗粗缩病,高抗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穗腐病,高感矮花叶病。

(4)产量表现:2011年山西省中晚熟区普密组(3500株/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30.7kg/亩,2012年续试中,平均产量为886.4kg/亩,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98kg/亩。

2、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

(1)植株特征:株型紧凑,株高约为276cm,穗位高约为103cm。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成株后,共20片叶,果穗呈筒型,穗长约为17.9cm,穗行数16-18行,穗粗5.3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2g。

(2)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34g/L粗蛋白含量10.55%,粗脂肪含量4.36%,粗淀粉含量73.19%,赖氨酸含量0.3%。

(3)抗病能力: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茎腐病、小斑病、粗缩病,感穗腐病、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南方锈病。

(4)产量表现:2016-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81.2kg/亩,201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55.1kg/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沃玉3号夏播多少天成熟,附简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2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玉米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