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迪卡1627玉米种子积温多少,附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0:33  浏览次数:3146
内容摘要:该品种要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的母本(MEK2967)以HCL105×C3DUS013为基础材料,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父本(T4286Z)以HCL437×C3IWI114为基础材料,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现已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7045号。春季播种时,需确保地温达到10-12℃以上,东北北部和东部山区的播种时间为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一、迪卡1627玉米种子积温多少1、所需积温(1)该品种要种植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

迪卡1627玉米种子积温多少,附简介

回答该品种要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的母本(MEK2967)以HCL105×C3DUS013为基础材料,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父本(T4286Z)以HCL437×C3IWI114为基础材料,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现已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7045号。春季播种时,需确保地温达到10-12℃以上,东北北部和东部山区的播种时间为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

一、迪卡1627玉米种子积温多少

1、所需积温

(1)该品种要种植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200℃以上地区。

(2)该品种的申请者、育种者为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7045号。

(3)该品种以MEK2967为母本、T4286Z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后所得到,母本MEK2967的基础材料为HCL105×C3DUS013,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父本T4286Z的基础材料为HCL437×C3IWI114,经8代自交选育后得到。

2、种植要点

(1)春季地温超过10-12℃时即可播种,东北北部地区、东部山区可在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播种。

(2)该品种适合密植,每亩地可保留基本苗4500-5000株。若种植地肥力不足,可适当稀植,反之可密植。

(3)主施氮肥,辅施磷钾肥,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要分别追肥1次,或直接在小喇叭口期将肥料一次性施入。

(4)根据实际降雨情况进行浇水,以调控田间含水量,确保植株正常发育。

二、迪卡1627玉米种子简介

1、特征特性

(1)植株

①株型呈半紧凑型,株高为246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为19片,从出苗至成熟大概要117天,熟期比“丰垦008”晚3天。

②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颖壳为绿色,茎部为紫色,花丝为浅绿色,花药为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数为6-12个。

(2)果穗、籽粒

①果穗呈长筒型,穗轴为红色,穗位高88厘米左右,穗粗为4.6厘米左右,穗长为18.5厘米左右,秃尖0.6厘米左右。

②穗行数为14-16行,行粒数为37粒,单穗粒重为167克。

③籽粒呈黄色,偏马齿型,出籽率为85.9%,百粒重为29.8克。

(3)抗性

经接种鉴定,该品种抗大斑病(3R),中抗玉米螟(4.3MR)、茎腐病(24.3%MR)、弯孢叶斑病(5MR),高抗丝黑穗病(0%HR)。

(4)品质

籽粒中的粗脂肪含量为3.58%,粗蛋白含量为8.75%,粗淀粉含量为76.34%,赖氨酸含量为0.25%,容重为750克/升。

2、产量表现

(1)2014年参加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777.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增产7.3%。

(2)2015年参加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98.5公斤/亩,比组均值增产8.1%。

(3)2016年参加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47.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增产13.45%。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迪卡1627玉米种子积温多少,附简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02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玉米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