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1:50  浏览次数:855
内容摘要:1、症状:出苗前或刚出土时易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成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2、原因: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3、防治: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可以使用奥力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使用1次,连喷2次。一、水稻立枯病的症状1、芽腐:该症状一般在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会变成褐色,病芽会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会出现霉层。2、针腐:该症状一般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会枯黄,叶片不展开,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答1、症状:出苗前或刚出土时易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成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2、原因: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3、防治: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可以使用奥力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使用1次,连喷2次。

一、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1、芽腐:该症状一般在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会变成褐色,病芽会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会出现霉层。

2、针腐:该症状一般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会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成褐色,有时叶鞘上还会产生褐斑,病根也会逐渐变为黄褐色。

3、黄枯、青枯:该症状主要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变得枯黄、萎蔫,成穴状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容易被拉断。在天气晴朗时,幼苗会迅速表现出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会出现“打绺”现象。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二、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

1、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都是导致立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其中低温对于水稻的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的抗病能力会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2、侵染循环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主要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导致,一般依靠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进行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会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侵染危害。

3、秧苗素质

丝核菌和镰刀菌都是水稻立枯病的病源菌,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导致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时,水稻立枯病就会危害秧苗,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三、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1、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可以使用奥力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每5-7天使用1次,连喷2次即可。如果想要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进行喷雾时可以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25ml,发病中后期可以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3天使用1次,连喷2-3次即可。

2、一定要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3、种植水稻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C时进行,不能盲目抢早,播种密度以300g/m为宜。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种植者会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加大播种量,要注意播种量不管如何加大都不能超过500g/m。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4、平时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发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134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水稻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