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袖珍菇生长环境,附袖珍菇的特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05 09:41  浏览次数:633
内容摘要:1、基本环境:生长环境需存在碳素、氮素、各种矿物质养分,人工培育袖珍菇时这些养分都要从栽培料中获取。2、温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5-27℃,低于10℃则菌丝生长缓慢,高于30℃则菌丝容易老化,高于37℃菌丝会停止生长。3、水分和湿度:含水量需达到65%才能满足菌丝体生长所需。一、袖珍菇生长环境1、基本环境(1)袖珍菇需要吸收碳素、氮素、各种矿物质养分才能生长发育,它属于腐生性菌类,不含叶绿素,自身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才能生存。(2)在袖珍菇的发育过程中,其

袖珍菇生长环境,附袖珍菇的特征

回答1、基本环境:生长环境需存在碳素、氮素、各种矿物质养分,人工培育袖珍菇时这些养分都要从栽培料中获取。2、温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5-27℃,低于10℃则菌丝生长缓慢,高于30℃则菌丝容易老化,高于37℃菌丝会停止生长。3、水分和湿度:含水量需达到65%才能满足菌丝体生长所需。

一、袖珍菇生长环境

1、基本环境

(1)袖珍菇需要吸收碳素、氮素、各种矿物质养分才能生长发育,它属于腐生性菌类,不含叶绿素,自身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才能生存。

(2)在袖珍菇的发育过程中,其所需的碳素、氮素、矿物质、生长素等营养都要从栽培料中获取。

2、温度

(1)菌丝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为25-27℃。若温度低于10℃,则菌丝生长缓慢;若温度高于30℃,则菌丝生长稀疏,色泽也会变黄,而且容易老化;若温度高于37℃,则菌丝会停止生长。

(2)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即使当温度为10-32℃也可以出菇。形成原基和菇蕾生长的适温为15-20℃,若温度低于10℃,则一般很少会再产生原基;若温度低于15℃,则子实体的生长速度较缓慢;若温度高于25℃,则菇蕾生长速度加快,成熟时间变早,菌盖成熟后通常会呈漏斗状。

(4)在出菇阶段,若受到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则很容易出现原基。

3、水分和湿度

含水量需达到65%才能满足菌丝体的生长所需,从形成原基到子实体成熟,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5-90%。若低于70%,则原基的产生量较少,菇朵容易干萎;若高于95%,则子实体容易变软腐烂。

4、空气和光照

(1)在菌丝体阶段,需提供特殊的通气条件,子实体阶段,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则容易出现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

(2)菌丝体阶段不用提供光照,但进入子实体阶段后需提供适宜的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原基的形成和分化。若进入子实体阶段后未能提供光照,那么子实体通常无法产生。光照强度在200-2000勒克斯之间时,子实体可以正常生长;光线过暗时,容易出现畸形菇;光照过强时(尤其是直射光),子实体容易干枯。

5、PH值

袖珍菇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因此调节培养料的PH值时一般可以使用3-5%的生石灰水(调整至7.2-7.5即可),这样既能促进菌丝的生长,又能抑制高温对霉菌的影响。

二、袖珍菇的特征

1、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的形状多样,常见的形状一般有圆形、扁半球形、扇形、肾形,后渐平展,基部不下凹。

2、成熟时常波曲,盖缘薄,初内卷、后反卷,有或无后沿,横径为1.5-3厘米左右,较大者可达到4厘米左右。

3、表面颜色一般为灰白色、灰褐色,较光滑,菌肉的厚度中等,颜色大多为白色。

4、菌褶延生,颜色为白色,狭窄、密集、不等长,髓部近缠绕型。

5、菌柄的颜色一般为白色,多数侧生(间有中央生),上粗下细,宽度为0.4-3厘米左右(或更粗),长度为2-10厘米左右,基部无绒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袖珍菇生长环境,附袖珍菇的特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112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袖珍菇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