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野生天麻和人工天麻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4:07  浏览次数:1778
内容摘要:1、土地整理:选择相对湿度在65%,透气性良好,腐殖质较厚的地块进行栽培,然后开塘(塘间距50cm,塘宽70cm,长100cm,深25cm)。2、培育蜜环菌:蜜环菌多分布在高山森林的腐朽木上,以及一些蕨类和禾草的根上,当发现后,将蜜环菌载体砍碎收回,用作菌种。一、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1、土地整理(1)选择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透气性良好,腐殖质较厚的地块进行栽培,土壤以花岗岩的风化土为宜。(2)选好种植地块后,将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开塘。塘间距50cm,塘宽70cm,长100cm,深25cm。2、培

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野生天麻和人工天麻的区别

回答1、土地整理:选择相对湿度在65%,透气性良好,腐殖质较厚的地块进行栽培,然后开塘(塘间距50cm,塘宽70cm,长100cm,深25cm)。2、培育蜜环菌:蜜环菌多分布在高山森林的腐朽木上,以及一些蕨类和禾草的根上,当发现后,将蜜环菌载体砍碎收回,用作菌种。

一、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1、土地整理

(1)选择相对湿度在65%左右,透气性良好,腐殖质较厚的地块进行栽培,土壤以花岗岩的风化土为宜。

(2)选好种植地块后,将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开塘。塘间距50cm,塘宽70cm,长100cm,深25cm。

2、培育蜜环菌

(1)蜜环菌收集

蜜环菌多分布在高山森林的腐朽木上,以及一些蕨类和禾草的根上,尤其是小溪两旁的湿润处较多。发现后,将蜜环菌的载体砍碎,收回,作为菌种使用。

(2)蜜环菌培养

①苗床培菌:在塘底铺上7-8cm厚的粗砂土,然后将日本金星蕨连根挖起,割掉地上茎叶,保留地下茎以及须根。抖落掉泥土后,将地下茎以及须根切成70-100cm的块,剩余的部分切碎,铺在粗砂土层之上,厚度约为2-3cm。将蜜环菌种撒施在上面,并喷洒煮过马铃薯的水,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落叶,最后将金星蕨根块覆盖在上面,并盖上一层落叶。

②移窖培菌:在塘底铺上7-8cm厚的粗砂土,然后在上面分3层放置13-15根木材(粗5-7cm,长70cm),然后在每根木材的上面和下面铺上一层切碎的金星蕨根(2-3cm)。撒上蜜环菌种,间隙处施加腐殖土填充,然后盖上一层落叶,以及一层3-4cm厚的松土。

3、播种

(1)将苗床上的落叶清理掉,然后将日本金星蕨块揭开,接着在切碎的日本金星蕨上均匀撒上天麻种子。

(2)播种的时候,以每塘2-4个果实种子为宜。

(3)播种结束后,将日本金星蕨块重新盖好,然后覆盖8cm厚的腐叶保湿。

4、移栽

(1)播种一年后,进行移栽。移栽时间以冬季降雪之前或者是第二年春天,雪融化之后。

(2)移栽的时候,将苗床的覆盖层全部揭开,将天麻苗连同网结的菌素,日本金星蕨须根一起取出。

(3)将移窖培菌塘的封土以及落叶推开,露出顶层的菌材,然后将菌材间的腐殖土挖出,并将天麻苗放置在菌材的周边,接着将发芽层的日本金星蕨根填入,并盖上腐殖土,落叶以及少量松土。

(4)每个移窖培菌塘的天麻苗移栽数量以40-50粒为宜。

(5)移栽两年,即可在冬天的时候开窖,进行采收。

二、野生天麻和人工天麻的区别

1、野生天麻

(1)大小不统一,形体略短,长度约为5-13cm,宽约为2-6cm,厚约为1-3cm。

(2)野生冬麻,皱纹细而少,外形丰满,大多为黄白色、半透明状,形体厚而坚实,不容易断口,断面平整,角状,没有空腔。

(3)野生春麻,皱褶粗大,多留有残刺的茎基,外表皮大多没有去干净,颜色为灰色,较轻,质地较松,容易断,断面常为中空。

2、人工种植的天麻

(1)大小比较均匀,形体稍大,为扁圆形,多近似于长条状,长约为7-17cm,宽约为2-5cm,厚约为1-3cm。

(2)皱纹细密,多留有红色、褐色的枯芽,颜色偏白,比较透明,质地较硬,不容易折断,断面扁平,角状,没有空腔。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天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野生天麻和人工天麻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09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天麻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