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3:33  浏览次数:581
内容摘要:1、早疫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伤叶后会出现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的同心圆环。2、叶斑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初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3、晚疫病: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的小斑点,边缘会出现灰绿色光环。3、马铃薯环腐病:发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花期前后病症明显。一、早疫病1、症状(1)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危害叶片后会出现散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同心圆环,周围有狭窄的褪色晕圈。(2)黑霉病一般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后期叶片会干燥脱落,块茎损伤后会形成近圆形的深棕色无定形斑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回答1、早疫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伤叶后会出现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的同心圆环。2、叶斑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初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3、晚疫病: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的小斑点,边缘会出现灰绿色光环。3、马铃薯环腐病:发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花期前后病症明显。

一、早疫病

1、症状

(1)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危害叶片后会出现散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同心圆环,周围有狭窄的褪色晕圈。

(2)黑霉病一般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后期叶片会干燥脱落,块茎损伤后会形成近圆形的深棕色无定形斑点,病斑下的薯肉组织会变成褐色干腐。

2、防治方法

(1)选择早熟抗病品种种植,选择高地势、肥沃的土壤,增加磷钾肥施用量。

(2)通过合理密植及时移除田间病残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田间病源。

(3)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二、叶斑病

1、症状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发病初期会产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在潮湿环境下还会出现灰霉病层,并产生病原菌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1)对于作物可实行轮作深耕,这样能有效减少土壤有害致病菌。

(2)发病后可使用50%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喷雾1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三、晚疫病

1、症状

(1)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小斑点,边缘会出现灰绿色光环,湿度高时,也会出现白色霉菌,后期呈干褐色。

(2)茎块受伤后会出现黑褐色斑块,后期膨胀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会产生白色霉变层。

2、防治方法

(1)一定要种植抗病品种,增加磷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去除田间病残枝条,使用脱毒种薯减少病源传播。

(2)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四、马铃薯环腐病

1、症状

(1)该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产生,花期前后病症比较明显,经常会出现部分枝叶萎蔫,叶色由叶缘向内逐渐变黄,但叶片不变形,植株不矮化。

(2)病菌一般会通过匍匐茎进入维管束环,严重时薯肉会出现腐烂,呈棕红色,薯肉和皮层分离。

2、防治方法

(1)播前可以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泡种薯2小时,晾干后进行播种。

(2)植株发病初期可使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进行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五、马铃薯病毒病(包括普通花叶病、卷叶病、条斑花叶病和纺锤块茎病等)

1、症状

(1)普通花叶病表现的症状有轻花叶、坏死性叶斑、矮化、植株由下向上枯死、块茎变小等。

(2)卷叶病表现为叶片边缘向上翻卷,严重时呈筒状,叶质厚而脆呈皮革状,易折断,重病植株矮小。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3)条斑花叶病发病初期叶片呈斑驳花叶或有枯斑,后期叶脉坏死,叶片完全坏死并萎蔫但不脱落。

(3)纺锤块茎病会使植株看起来正常或矮化,分枝少,叶与茎的夹角小,顶叶直立,叶缘呈波状或向上卷,叶片小。

2、防治方法

(1)一定要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早期要经常观察,在植株出苗15天后如果表现出上述症状一定要将其拔出并烧毁。

(2)消灭传毒昆虫,蚜虫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以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06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土豆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